情放云之南(13)、洱海清澜 作者:驿路牧歌 今天就要离开大理,心中有些依依不舍,与这美丽的苍山洱海相别,不知何日才能再来。 吃过早饭,离开漫湾,把行李装上老田的车,我们乘船游洱海,老田中午时分直接开车去蝴蝶泉等我们。人虽未到分手时分,心中便涌动着万般的离愁别绪。在大理,与老田他们短暂的相聚,我们却成了很知心的朋友, 这就是人在大理的感受。当你的脚步刚刚踏上滇西的这片山水之时,大理那宽广的胸襟便会让你感觉自己本就是这坝子里的一滴水、一株草,没有一丝人在旅途、身处异乡的感觉。但是,当你真正意识到要与这里的人道别的时候,你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身是客,心中放不下的是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人。 洱海全长近百里,乘游船游洱海需要耗费整整半天时间,倘若你是第一次到大理来,这无疑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当你是再次来大理,在有限的行程里花去宝贵的半天时间取水路慢慢悠悠地摇在洱海上,却不如忍疼割爱去观赏大理别处的美景。还是在昨天从大理古城出来时,杨澜便一再鼓动我到西洱河谷去看那旖旎的风光,怎奈同来的同事们都是第一次来滇,我也只好再次乘船与同事们一起再游一次洱海了。与热心的杨澜相约,倘若今生能再来大理,一定要到西洱河谷的天生桥上,去看看那只打碎了的风瓶。 清早9点来到团山脚下的洱海码头,码头上游人如织。我们的导游是一个姓冯的白族女孩,长的小巧玲珑,薄薄的嘴唇说起话了特好听。小冯侃侃而谈,落落大方,是那种典型的白族女孩的性格。撇开熙攘的游人,我们走过码头的“绿色通道”,站在码头上,小冯告诉我们,前面停泊着的那艘游轮就是我们要乘的“洱海一号”,这是一艘豪华的游轮,去年9月才投入运行。 “洱海一号”停泊的地方很幽静,不象其他的游船那样,几艘相距很近地并排在一起,乘船的游人也熙熙攘攘。码头上被头顶毫无遮拦的阳光泼洒着,到处都感觉是那么的眩目,洱海上时有一声悠长一声短促的汽笛声响着,眯缝着眼帘向远处眺望,一湾阔大无边的水域上波光粼粼,风吹着人的面颊,携带着洱海水面轻润的水汽,微凉的气息沁在心底。偶有一只迅飞的水鸟从眼前掠过,便渐渐地把人的目光拖拽着拉到洱海的尽头。 这是一艘性能很好的游船,行驶在洱海上如履平地。游船刚刚驶离码头,便迅速地被苍茫的海天包围了。在游船近百里的游程中,船上为游人安排有数场白族“三道茶”表演,我们被安排在第一场。所以,一上船小冯就紧招呼着我们进入演出的船舱,船舱内坐满了等待观赏“三道茶”的游人,洱海上那绚烂的阳光被挡在船窗外,船舱内光线暗淡。省去了以步代行的劳顿,坐在这宽敞舒适的船舱内,最能撩拨人的思绪。五年前与朋友来时,也是坐在这样近的距离欣赏“三道茶”,当年品味那茶水的甘苦和着鲜活的心境,恍然如昨。而此次的这一程山水,再遇这茶水的甘苦时,却是自己独自的品尝了。有道是,这一程山水的游走,无需向任何人交代,这一程山水的所见,也无需说与谁人听。 大理“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蕴涵着人生丰富的哲理。游船上白族女孩为游人上茶的动作十分优雅,在那看似不经意中的娴熟动作里,让远方的游人来大理感到的是一种柔柔的情。“三道茶”是一道一道地上,游船上的白族女孩每上一道,便在游人品茶之际,就匆匆地上到台上为游人表演着独具白族特色的歌舞。五年前来时,这游船上的茶杯还是小巧的瓷杯,而如今却换成了三种不同花色的小纸杯。第一道茶为“苦”,喝下去在嗓子眼处有久久的涩味不散,第二道茶为“甜”,有生姜、蜂蜜、核桃仁等配料,喝在口中,神清气爽。第三道为“回味”,内放有花椒、桂皮等,喝下去有种麻麻的味道,令人回味,久久不消。三道茶均有苍蜜洱水的浸润,已有久远的历史。虽然这一切如今都成为了一种外在的节目表演,但在如今白族儿女的生活中,“三道茶”的韵律早已流淌进了他们的血液中,并时时在警示着自己,人生是先苦后甜的,人生的路是需要时时回头总结的。实际上,在今天的大理,你若去到每一户白族人家,主人都会先给你端上“三道茶”,它蕴涵着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反映了白族人民乐天自信、勤于自律的民族性格。 看完表演登上船顶的甲板,蓝天白云下,阳光亮丽,徐徐的海风吹着,碧澄的洱海漫漫,悠悠的苍山绵绵,柔若轻缦、洁如白练的浮云倒映水中,道道如柱的太阳光线从云缝中射下,照进水下幽浮着的美丽水草中,天光云影,碧水清澜,似乎一切均在梦中 ,包括我自己,也成了梦中人。凝视那波澜不惊的水面,似乎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置身这游船的甲板上,回味着三道茶的清香甘冽,看水中的人随波轻摇,景中水、水中人,就感觉要比这沉重的肉身轻盈的多了,一时间恍然,一层至柔的水波,隔了两重天地。 船行洱海,中途要在小普陀和南诏风情岛做短暂停留。先至小普陀,岛上人山人海,在涌动的人流中有当地人在叫卖着现炸的洱海鱼虾,一串洱海鲫鱼10元,两袋洱海虾10元。原本清净的佛地,却多了尘世的喧嚣。 离开小普陀,远远地就看到了南诏风情岛上那座白色的观音雕像了。在蓝天白云之下、碧水清澜之上,一座通体洁白、束发垂肩、细腰纤纤的观音雕像就那样显目地婷婷玉立在一片的葱茏苍翠之间,这就是那著名的南诏“细腰观音”,她上半身为女身,下半身为男身。五年前来时我就在暗自思忖,这样的佛韵是不是意蕴着人类追求天地合一、宇宙混沌、乾坤旋转、男女两性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最为和谐的祈盼呢?这次再来,这样的思绪犹为强烈。想问于别人,但转而一想也无必要,佛蕴的昭示本来就靠自己的悟觉,说出来反而韵味全无了。 上南诏风情岛,避开熙攘的游人,我选择了沿海边的环岛曲折幽径而行。远离了船到游人蜂拥而至的喧嚣和嘈杂,独自行走在这幽深的小径上,一旁是花草漫铺的岛韵山色,一旁是漫漫无边的海天云水,风从洱海水面上吹来,梳理着自己人在旅途的情思,将自己满腹的心思吹拂的无踪无影,吹出一腔雅雅的情怀,吹出一身的轻轻盈盈。不见游人的幽径上,任自己的脚步自由的行走,律着这温柔的时光,看山远山近、听风来风去。 在风情岛南端的海水中,如今建有一处“洱海女儿”的雕塑。从这幽静的环岛小径转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那在近岛礁石上的雕塑了。一立一卧两个渔女在浅浅的海水中沐浴着,神形矫健而飘逸。走近了注目,那渔女飘逸的长发、矫美的身姿,通身毫不保留地与洱海拥抱在一起。在上岛时小冯就提示说,在这个角度再回望洱海,那才真正是海的感觉。这里是一片洁白的沙滩,独立滩沿举目远眺,目光中竟然全是一片水天,洱海阔大的没有边沿。海面上波澜不兴,苍山倒影在水中,风吹起水面上一层轻轻的涟漪,山在水中漂移,云在水中弄影。太阳如柱的光线一道道地射在水面上,洱海上明明暗暗,水中蓝天白云、远山近舍、绿草繁花、岛影人声,俨然是一处鲜活的世界。仰目回望,在那葱茏的绿荫之后,飞檐翘角迷离,薄汽轻岚缠绕。想着那岛上的游人们还在那什么广场、行宫前熙熙攘攘着,而我则更乐意只身一人独享着这一份轻闲的心境。正午时分的清风里,把自己整个的人置身在这一湾碧澄的洱海清澜中,舒舒地或坐或躺在这洁净的沙滩上,软软地看山、看云、看海、看渔女,抑或是轻轻地听着那柔柔的风声。  图片直播如下: 导游是一个姓冯的白族女孩,长的小巧玲珑,薄薄的嘴唇说起话了特好听  前面停泊着的那艘游轮就是我们要乘的“洱海一号”  “三道茶”表演  近的距离欣赏“三道茶”  游船上白族女孩在为游人表演  游船上的白族女孩每上一道,便在游人品茶之际,就匆匆地上到台上为游人表演着独具白族特色的歌舞  五年前来时,这游船上的茶杯还是小巧的瓷杯,而如今却换成了三种不同花色的小纸杯  大理“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蕴涵着人生丰富的哲理。  表演结束  道道如柱的太阳光线从云缝中射下  一层至柔的水波,隔了两重天地  小普陀  船至小普陀  岛上人山人海  在涌动的人流中有当地人在叫卖着现炸的洱海鱼虾  一串洱海鲫鱼10元,两袋洱海虾10元  离开小普陀,远远地就看到了南诏风情岛上那座白色的观音雕像了  在蓝天白云之下、碧水清澜之上,一座通体洁白、束发垂肩、细腰纤纤的观音雕像就那样显目地婷婷玉立在一片的葱茏苍翠之间  这就是那著名的南诏“细腰观音”,她上半身为女身,下半身为男身  这样的佛韵是不是意蕴着人类追求天地合一、宇宙混沌、乾坤旋转、男女两性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最为和谐的祈盼呢?  佛蕴的昭示本来就靠自己的悟觉  一旁是花草漫铺的岛韵山色  一旁是漫漫无边的海天云水  “洱海女儿”的雕塑  通身毫不保留地与洱海拥抱在一起  在这个角度再回望洱海,那才真正是海的感觉  这里是一片洁白的沙滩  沙滩边的大红灯笼  在那葱茏的绿荫之后,飞檐翘角迷离,薄汽轻岚缠绕 265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