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幸访那罗延窟-游记攻略-旅游-MSN中国 |
[游记]幸访那罗延窟-游记攻略-旅游-MSN中国 |
2007-07-24 msn.com.cn |
经常到崂山王哥庄,一般都是匆匆来去,把沿途的青山秀水全然当作路上的参照物,并未与之亲密接触。一次午餐后,下午闲暇。同行的朋友提出去爬山,看着满山的苍郁,听着阵阵的松涛,平时不好登山的我也欣然同往了。 在仰口收费站的一点小事让偶感觉到了崂山话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临行前受高版主指点,经过收费站时一定要讲崂山话,而且要求讲得尽量标准,否则要收取进山费的。偶谨记在心,在收费站与收费站管理人员用崂山话亲切交谈了几句,过站时收费站小哥面带笑容与我们道别,省却了昂贵的进山费。偶苦练的崂山话四级也应该考虑晋级了。 沿莱青路走过雕龙嘴,车行至华延寺。朋友介绍那罗延窟不错,偶也久闻其名,于是决定去探访这一传说中的“神窟仙宅”。 步入山路,那岁月斑驳的石阶爬满沧桑,顿感古人诗句“苔痕上阶绿”之意境。沿石阶上行,一路尽是掩映在翠屏墨帐中的奇峰兀石,身心仿佛置于另一番天地,心境不由畅然起来。 行到半路,见一巨石浮于半空。巨石犹如一道屏障,按体积推算,足有三万多吨重;有限的几个支点使得巨石看上去飘摇眩目。朋友介绍说,这便是“鱼鼓石”了。巨石上有一孔洞,以掌轻叩,果真发出鱼鼓的声音,看来不是徒得虚名。根据石刻记载,清代平度人王松翰游至崂山,闻鱼鼓石妙音如仙乐一般,因此将此石易名为“云穴”。 走过鱼鼓石,那罗延窟便在视野中了。青峰挺拔,如山生利刃,云雾俱散。朋友介绍说,那罗延窟是佛界达摩修炼处所,达摩修得正果后,巨大的力量将山洞击穿,青天白日映入洞中。听得如此美妙的传说,行动步履也变得轻盈了许多,或许真的步入仙所,有神庇佑吧。 经过几段石阶,那罗延窟便兀现眼前了。石窟高高在上,洞口开阔,一副高不可攀的肃然感觉。在和朋友的相互帮助下,我们沿陡峭的石壁进入了窟内。窟内清凉怡人,洞外燥热之感全无。窟内高大森严,窟顶硕大的缺口,天日可见。窟内一僧人潜心攻研,偶等不速之客怕惊扰了神驾,小心翼翼不敢出半点声响。等到近前,僧人仍目不转睛研读佛经,不曾正视外来扰动。僧人的旁边放有花生、水果等人间烟火之物,偶等心神稍安,原来是求仙之人而非仙圣…… 《华严经》里这样描绘那罗延窟:“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是菩萨聚居处。”窟内一峭立的薄石酷似一尊佛像,窟顶华光普照,窟内神异非常。那罗延,梵语为金铜坚牢之意。从地质学的观点来看,那罗延洞是由第四纪时期古冰川拖动作用形成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崂山奇峰异石,中华民族的聪颖智慧,积淀了崂山洞天福地。华延寺景区,莲花处处可见。放生池中的白莲,石阶上莲花。莲,出淤泥而不染。或许佛教也正是因为这点而选择了莲的吧,也正是因为这样,莲花才显得高贵、吉祥的吧…… (崂山华延寺景区) (崂山华延寺景区) |
转自:http://travel.msn.com.cn/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840503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