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国庆节前,生了场不大不小的病,只好忍痛将徒步三峡,关山牧场骑马等等的名单从计划表中删除。心有不甘,还是临时定了胶东看海休闲游。 海,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厦门的鼓浪屿,浙江的普陀山,普吉的印度洋,温哥华的太平洋,当然也有青岛。只是对大海的想往从来就没停过。胶东半岛的风情更吸引我,那里洁净的空气,纯朴的人情,地道的海鲜...... LG总问,青岛的海是什么样子?与厦门的哪个好?我说那是不一样的。打着回家过节的幌子,只是在徐州呆了一天,2号一早就坐上了火车,开始我们的横扫山东半岛(原计划)。 D1(10月2日)――青岛印象 青岛吸引我,更多还是它的老城区,八大关的别墅,花石楼的看海,童话般的迎宾楼。 到青岛时天已经快黑了,住下来,晚饭后,迫不及待在打车去了五四广场,风很大,而且夹着浓浓的海腥味,虽然冷但还是很多人。不时有浪花冲上岸,激起人群的欢呼,与大海的亲密接触,安抚了我们渴望的心。回来时还去了栈桥,灯已经熄了,由于退潮海水变得很远,不少人在沙滩、礁石中捡海货。 D2 (10月3日) 早上起来感觉头晕,可能是昨晚吹风受凉了。好在能够坚持。早饭后,坐车又去了五四广场。天气极好,阳光下的大海和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打车去石老人(17元),人还不多。在海滩上散步,可以看到沙雕展。走了很久,还是忍不住脱了鞋,凉凉的海水让我们兴奋地奔跑欢呼,迎着浪花一次次跳跃,也不管逆光与否,不停地摆POSE谋杀胶卷。真是羡慕远处为数不多的游泳者。 孩子是真正单纯快乐的,他们只是关注自己的沙丘城堡,各种贝壳卵石,孩子般暂时拥有一下这片海滩,对我也已经知足了。岸上的阳光炙热,很快背心暖暖的。 中午到云霄路吃饭。饭后就乘车再去看栈桥,游人实在太多,照相的情绪都没有。接着去天主教堂。可能是所有的人都挤到了海边,这里很安静,没有行人,上坡的街道停着几辆车,仿佛走在欧洲的小镇上。教堂真的是有种魔力,即使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那里,就有种身心放松的感觉。出来后沿着街,经过老舍公园,转弯到了市人大,这座大楼以前是德国占领时期的总督楼,依山面海,气派实足。 由于身体还有些不舒服,早点回去休息一下,六点多钟,朋友带我们去吃海鲜。海梦园,湛山边上。LG笑我:“吃得时候连应酬的话都不说了。” 想起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那有什么好,伴着海风,喝啤酒,吃海鲜,才叫幸福。 曾经有过海鲜过敏的惨痛经验,这次开始吃大蒜,多喝醋,山东的大蒜 实在太辣,但真的很管用。痛心口,流眼泪的结果,换来了这次旅程的身体健康。(强烈推荐) D3(10月4日) 早饭后,决定去崂山。乘304次车直达。(在这里忍不住先表扬一下青岛以至胶东半岛的交通,路好,车次多,方便) 坐索道上去,再爬山到紫霞宫,山顶观海,海是兰色的,象泰坦尼克中的海洋之心,夺人心魄。下来后步行到太清宫。才真正看到人多的地方。进门都有些费劲。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景点就出来了。 海边有快艇,25元/人,坐到钓鱼台。(这种票还有索道的票都可以在附近的小店里买,可以还价) 坐304回到市里已经是两点钟了,在武胜关下车。八大关的幽静让人心醉,沿着小路走到公主楼,这是一座典型的丹麦童话建筑,并不对外开放,外面的草平上满是拍照的新人。再向花石楼走去,大吃一 惊,哪来这么多的新娘子?最有特点的是青岛的婚车全是红色的出租车!!花石楼的露台上观海,才让你真正体会出别墅的意义。想想现代的许多别墅顶多算是大的APARTMENT。 花石楼出来,打车(8元)直接去了迎宾馆(总督府)。去年来时,两次到这里。象是生活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古堡。出来后,步行5 分钟,到基督教堂。这里的建筑风格与迎宾馆非常吻合。教堂上的大钟定时响起,一百年来从不间断。出来后又去了海洋大学,校园很大而且古老。 晚饭想再去昨晚的海梦园吃海鲜,海大门口乘15路直接就到。下车后,由于一天太累,就发生了此次行程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安全事故:我在青岛最宽阔的香港路上摔了一跤!还趴在地下时,首先想到的是摸摸门牙,还健在,谢天谢地,否则整个旅程就到此结束了!起来后发现够惨的,一颗门牙豁了口,嘴唇内外全在流血,胳膊擦破,两膝盖重创。唉,难道是想吃海鲜想的? (这次受伤的最大影响,就是后面的行程省了许多胶卷,因为嘴上的伤口看上去实在不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