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没有到过很多地方以前,我最想去的城市里面没有青岛,最起码是不能进前十的。若仅是山东而言,我起码也是想去烟台多一些,为什么?自己也不知道。或许源于都不了解,直觉使然。对山东人文的了解也可怜得仅是来源于《水浒》。 从泰山到莱芜,再到青岛。也算是车马劳顿。据说要四个小时,到青岛应该是傍晚了。车上人不多,小憩片刻。但在南方这样的城市呆久了,一个人出门总是带着小心,睡不塌实。醒来时只能看窗外。初秋时节,天气格外的好,与前一天刚到泰山时的阴郁截然不同。车窗外,高速路的两旁,是直立立的一排排树。应该是防风林吧,有着这个季节特有的苍绿,夕阳西下,绯红着脸,欲走还留。游云如缕如纱般飘在蔚蓝的天空中,淡雅得宛若幼年里幻想的仙子,如我喜欢的马蹄莲。一下子有了印象中山东人直爽的感觉。有了逃离久居都市,工业文明的轻快。 原本计划两天的事情,一天做完,其实没有完全做完,自己偷工减料了一些,但这一天确是没得一刻松闲。回到住地,已是晚上。饿。入小店。点了三个菜,老板娘不与。呵呵。说,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可惜了。楞了一下,心里立生舒坦。后问米饭,没有。结果老板娘给我煮了碗面条,结帐,面条是送的,说表示歉意。哈哈。真为自己的小心翼翼惭愧至极。不过,在青岛三天,只吃了一次米饭。可怜! 因业务上的联系,一个青岛兄弟义务做了导游。去了青岛的海滨,见见08奥运帆船比赛的场地。真的没想到,海竟然是这样的。比较小梅沙、大梅沙的人海。这里的海与现代工业有着和谐的美,海水原来真的可以是兰色,可以清澈。有个小伙子潜入水中,出水时,手里往往拿着海星,岸上的即刻清理,叫卖,5块一个。游人不太多,但,也不算少。没有让人感觉拥挤,也没有显得冷清。 抛开德国在历史上留给青岛的屈辱,或者说中国的屈辱。德国留下的还有人与环境和谐的人居理念。依山傍水而建的一栋栋小楼,掩隐与山、林、水之间。在现在看来,远比现在开发商所谓的半山别墅文化了很多。不太宽的沿海公路外面,是用木头悬空搭建的人行走廊,蜿蜒着。偶尔,一个湿漉漉的穿着泳装的小伙子便会赤脚穿过沙滩,穿过公路,回家去了。 八大关。葱郁、静瑟。还有林间栋栋久远的别墅。或许是绿色可减轻疲劳、或许是负氧充裕,感觉很是清新,让人松弛。据说这些久远的别墅现在基本都已变成国家疗养院了。哎。中国还是有着太多的腐败。风景极致之处,当然是三面环水的花石楼(滑石楼)—蒋介石之度假别墅,蒋校长也是懂山水之人。美景如斯,当然少不了人的点缀。点缀风景的,是那一对对身着白色婚纱礼服的男女,许下海枯石烂的誓言,拍下美丽与许诺的瞬间。 做为胶东半岛的核心城市,其知名品牌却不在少数。但真不希望青岛的海滨在将来某一天变得如大梅沙般热闹。 当去了广州、上海、天津、北京之后,青岛、宁波之类的小城市成为我更愿意去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