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游记 |
[游记]青岛游记 |
2007-07-16 163.com |
青岛游记 自小喜欢谭嗣同的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么多年来,书读了少许,路也走了一些。逐渐的把这当作了一种所谓的理想,不知是否实际。 夏天对旅行来讲有利,但也有弊,酷热难耐是最现实的问题。去年八月临时决定去扬州镇江,回想起来,简直就是一场桑拿游,烈日下受罪不少。而且今年高温又从北到南席卷着整个中国。无奈,只有在这个暑气冲天的八月,我们才有假期出游,自然而然的找个清凉的地方,就成了首选的目的地。 结婚以后,与妻子渐渐开始有了旅行的爱好。筹划后,一切准备就绪,向青岛进发了。 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交通工具的选择。飞机,都乘过了,但依旧有种恐惧。况且,今年的8月对飞机来讲只有一个黑的色彩,空难总是让人说不出的恐怖。商量后,软卧被确定下来,真贵,比打折的机票还贵,没办法,谁让我们“晕机”呢?值得庆幸的是20个小时的火车旅程,软卧确实是个好的选择。 早听说青岛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可青岛的火车站实在不敢恭维。破败,两个字足以形容整个车站,似乎和青岛风美丽的景格格不入。这在青岛这一级的城市里我想也是不多见的了。真不知当地人是怎么规划和建设的,这里是被遗忘的“窗口”,还是被当作历史老建筑作为保护。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大海来的是那么快。出了车站广场才5分钟,居然就看到了海。虽然久居上海,可第一次看到真正拥有沙滩的大海。闻名遐迩的栈桥出现眼前,上面熙熙攘攘的人流,让我一点也无法和这个青岛明信片式的风景关联起来。到是海边的马路和中欧各式的建筑让我觉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青岛整个老城建在10个小山头上,典型的滨海丘陵地貌,所以这里的路或多或少都带有坡度。搞不清是路绕这山,还是山围着城,植被郁郁葱葱,犹以八大关为甚。整个区域由八条由关命名的路组成,由此得名。马路两旁的绿化,简直就让人觉得这里是植物园。这里曾是殖民者最早经营的地方,建筑显示出浓重的欧式风格,红顶灰墙,掩映在林中。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岛的主人几经更换,建筑风格逐渐演变,渐成万国化,一时用什么风格形容倒也无法下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幢房子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曾经的辉煌,只是早已被海风吹散到历史中去了。幽静是这里的共有特点。 小青岛是殖民者最早登陆青岛的地方,建有个灯塔,现有一条大堤与大陆相连。它的别名——琴岛,我想肯定会引起许多联想和回忆。由于处在一个岬角的位置,海浪很大,不停着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让到我觉得是这里最美的风景了,就是觉得实在小的可怜。 青岛老城的风格,国内相同的很少了,个人认为保存的不错,破墙开店的很少,没有被铜臭迷住心眼,为人民留住了历史风貌。青岛的新城与老城比邻,近年来,青岛在东部新区的建设中也注意讲究新建筑与“老房子”的过渡关系处理,也讲究建筑设计因势谋景,借景造型,使大批自然美、建筑美与艺术美相融而成的建筑群再成新景观。新城也是依海而建,临海的东海路上充满灵气的雕塑,五四广场上“五月的风”,黄昏远眺浩瀚黄海,四面来风,尘虑尽消。位于海边大堤上的卖特色纪念品的小市场,人流如织,夜间游来,听海浪的声音,闻大海的味道,赏缤纷千姿的海螺,仔细选上几个,感觉好及了。 “不识崂山真面目,只因身在大雾中”初登崂山,就感觉到这“海上第一名山”的本色。为了更好的领略下崂山的风景,徒步登山。这一走,确走了足足3个小时,真是锻炼身体。临海的缘故,崂山四季多雾,其实是水气太大,云雾缭绕的。停停走走,山路很是累人,也借着机会欣赏的仔细一点,但雾气实在的大,30米之外几乎看不见了,忽的现出几个赶路的道士,真觉得此山多了几分仙气。走到瑶池,就到了此山的顶峰(不是崂山的最高峰)。平时应该可以远眺到海,今天由于雾,只见云海了。短暂停留拍照后,延路而下,坡势平缓,并没感到下山更比上山难。过上青宫,虽有名声,但有些凋败了,门口只几个生意小贩,进香的积少,随意看了看,继续下山的路。近中午,雾渐散还没完全散去,人已下到半山,见云过山腰,忙用DV拉近,风景不用半点修饰。走到山脚,瀑布飞流,可惜水细了些。瀑底成潭,清澈见底,赤脚于水中,冰凉过后也解乏意。山水本是不分家的,虽然崂山水景不胜,但溪水还是会成了个山湖,只是真名叫作水库,重了人工痕迹。山脚的景色渐渐开阔,人又多了起来,这里居然有条“天街”,生意不冷不热,到是崂山的桃子惹人爱,红通通的,足有一斤,像个“山东汉子”,冲动的真想卖一个,确又怕那份重量,还要挤车回城啊。 早上在永和吃的油条豆浆,大运动量后消耗体力,只是不中意山间的小店,带着饥饿返回市区。本已早有打算,去体验下青岛的海鲜,就省着肚皮吧。时间还早,顺道去了石老人,只是遇到改建,建筑设施刹了风景,加则天气阴沉,温度稍低,海滩上的人不多。和爱人再次坐在海滩上,充饥些饼干,可是爬了半天的山,累啊。对海不再新奇后,就少了许多感觉,休息了些时间,就打的直奔云霄路美食街了。 回程的火车买在中午的票,上午本想再去看看白天的五四广场。可惜天不作美,清早下起小雨滴滴答答的,走到广场的时候,风雨忽然加大,到是听海过后又听雨。我这次来青岛三天,晴、阴、雨三种天气,看到了不同景色下的青岛,不虚此行了。 写游记总需要有种自己的态度,到读的人却免不了渐生变化,总欲寻得山水外的种种。其实这是好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领会和向往。而写的人只不过是留下了昨日的某些见闻,当作将来的念想罢了。 |
转自:http://wanwangzhe.blog.163.com/blog/static/1502702005822948300/1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