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游记(一) |
[游记]青岛游记(一) |
2007-07-16 live.com |
青岛游记(一) 这篇流水帐般的叙事文章在脑子里面酝酿了很久,可是每写出1/4-1/3的时候,就觉得很不满意,于是乎推倒重写,反复几次,终于决心一气写下来,不管好坏,把这篇文章当成一个任务完成。有时做事情也是这样,瞻前顾后,考虑来考虑去,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不如一下子作出决定,无论后面实施结果如何,起码心理轻松许多! 首先要感谢的是伟哥,正是他大力促成此次青岛之行,而且他在青岛的同学也很好的接待了我们,尽管两次请我们吃海鲜,都导致了我拉肚子。 当确定青岛之行后,我就开始准备,“谋定而动”一直都是我的风格。呵呵。上网查青岛的景点,看论坛的旅游攻略,询问去过青岛的同学,终于确定了想去的景点和路线了。卧铺火车坐着不很舒服,还引起了我伤感的情绪,但是早晨当火车驶进青岛地界时,我的精神依然很好,先是李沧站,然后是四方,火车上看到的景色与我设想的有很大的差距。青岛是一个“碧海蓝天红顶绿树”的美丽海滨城市,可是映入眼帘的是灰蒙蒙的天空,破败的房子。出租车就别提了,特别是刚刚开出车站时,经过一座上通火车,下面是污水河的铁桥时,我那久经化学试剂考验的鼻子,竟然也受不了了。 难道这就是青岛吗?毫无疑问,不是,嘿嘿,当出租车风驰电掣的沿着山东路,驶过澳柯玛立交桥时,道路两侧的房子齐整起来,逐渐有了现代化城市的模样。一路过来,对于青岛的建筑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青岛建筑欧式风格很浓,尖顶、拱顶、圆顶各种各样的花式,房顶的墙也能作出花边。(呵呵,由于我不太懂建筑学的名词,很难描述清楚。)最典型的是楼房的顶层是梯形的,开着窗户,外立面贴着红色的波浪瓦,很有特色,这应该就是“红顶”吧。还有一个特点是好多房子上面还有砖砌或是铁质的烟囱。现在谁家还用烟囱呀?很快便到了开会的地方-府新大厦(市政府招待所)。呵呵,真的是个开会好地方,坐落在最繁华的香港中路,南行10分钟就到了五四广场。安顿下来,洗澡,歇一会,站在窗边看看海景(我们住14楼,只能看到一点点海,)。快到中午和伟哥的同学去吃饭,安徽路的一个饭店,饭后到海边逛,步行向南5分钟,就可以看到栈桥,尽管中午的太阳很强,可是咸咸的海风吹到身上,顿时有一丝凉意,海边的游人很多,小贩也很多,兜售纪念品,照相的等等。上了栈桥,发现栈桥末端的回渊阁尚在维修,游兴就少了很多。栈桥南望是白色的灯塔,西望是高楼和一座白色圆顶建筑,东望是两艘军舰。既然到了栈桥,不能不照相留念,此外还照了些商贩的珊瑚和贝壳,很漂亮的小东西。游完栈桥,原打算去八大关景区转转,可是听说来了中央领导,那儿封闭了,只好悻悻的下车,步行到伟哥同学工作的地方看看。 中国海洋大学,伟哥同学工作的食品学院所在的楼正对着海大的校门口,楼是1903年建的,叫“六二楼”,尽管有点旧,但是仍感觉楼很厚重结实,楼层挑高大约有4米5,据说地板和地面还有1米的架高。本来离开了海边,没有凉丝丝的海风,已经觉得有点热了,可是到了楼里面,阴凉的感觉又回来了。呵呵,看来老外的建筑就是好呀!休息了片刻,便在海大校园里面晃悠,我的长焦相机发挥了作用,高耸的铁烟囱,特色的建筑,还有美女,嘿嘿。印象深刻的是解放楼和水产馆很有特色。海大本部很小,半个小时就转完了,然后回宾馆。 晚饭后去了五四广场,红色的“五月的风”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很有艺术感,我以为叫“旋转的风”似乎更为贴切。除了在“五月的风”和伟哥相互照相留念,我还照了夜晚的灯塔,当然还有时尚的红衣美女。夜晚,海风的凉意已经很浓了,逛了一会,便回去了,这就是第一天的行程。 第二天基本是在开会听报告,没有时间出去玩。 旅游Tips: |
转自:http://ruizhao5533.spaces.live.com/blog/cns!873b4ab87431655d!663.entry2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