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鹤城马耳山游记

[游记]鹤城马耳山游记

2007-08-05    gov.cn

如果说鹤山的昆仑山是一位伟男子,那么依偎在昆仑山左边的马耳山则是一位俏美人。记得鹤山建县的第一任知县黄大鹏在昆仑山下写了一首诗:“风雨昆仑去复旋,十年常在雾云边,怪他人尽呼仙吏,煨芋烹泉种碧莲”。秋高气爽的日子,笔者循着先人的足迹,去领略黄大鹏诗中的意境。
在村中老人的指点下,我们在鹤城城西浅塘村停车,穿过一道古朴的山村,沿着田间小道走了2公里多,来到马耳山山麓,沿途最有特色的是由青石板构成的道路和桥梁了。沿着由青石板砌成的古道,我们登马耳山,只是爬了几百米,就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一道不完整的青石板桥横在山沟上。同伴李锦飞说,先人在这个地方,要寻找一块大青石凿成完整的石板桥,要花费很多的工夫,加上沿途的石板路的浩大工程,要在马耳山建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本来想好好在山溪里洗一个澡,因寻找“马耳朵”心切,还是马不停蹄地沿路登山。大概到了400多米的高度,我们发现了一处几十亩的平地,据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古村落。眼前,一群水牛老老少少的在悠闲地吃草,林中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好一幅山野风光图。当水牛发现我们的时候,像见到“怪兽”一样,警惕地抬起头注视着我们,做出一副格斗的架势。当地人说,这些牛是“准野牛”,农闲的时候在山上自生自灭,只有在农忙的时候牵下山耕作,“野牛”以废置的农舍为牛栏,甚至在这里自己养育后代,下一次农忙的时候,它们的主人发现多了一些“牛口”,那份惊喜自然不言而喻。这里的旧村落,村民以种茶为生,有名的马耳山茶就出自这里,但是靠种茶无以为计,加上交通极其不便,40多年来村民全部迁走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然而遗留下来的村落古朴幽雅,周围树木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树林深处有清溪,溪水从石缝潺潺流出,和着婉转动听的鸟语,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在这里终于见到了马耳山的“马耳朵”了,但隐隐约约还在雾云之端。在树下我们简单地吃了一顿干粮午餐,然后在山溪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溪水澡。
山上还有一条通往昆仑山的路。昆仑山可俯揽三江六县,其中西江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珠江三角洲大地,其他小山如馒头一样俯伏在脚下,给人有“走下昆仑不识山”的感觉。明代著名学者陈白沙就曾这样称赞昆仑山“气盖东南万万峰”。它的雄伟与马耳山的俏丽形成鲜明的对照,称得上是马耳山的伟丈夫。
下山时,我们再次感受到马耳山的天生丽质,这源于那灵秀的溪水。在青石桥的旁边,进入另一个世界,那是真正的人间仙景。清澈的溪水在欢快地奔流,一块块巨大的石头被溪水磨成了浑圆浑圆的。山溪一直延绵至500多米的马耳山山巅,看上去比地处南海市西岸“庆云洞”的山溪还有气势。赤足涉进溪中,一股清凉的感觉直渗肺腑。高低落差较大的地方,形成了漂亮的瀑布,那隆隆的水声如天籁之音。我们索性钻在“水帘洞”中享受难得的秋日清凉,兴之所至,我们索性张大嘴巴呷几口清甜的溪水,清甜的感觉直透丹田。山下的村民说,这道溪水常年不绝,村民就是靠这溪水生活了几百年。能够居住在这种世外桃源的地方真有福气,怪不得鹤山首任知县黄大鹏在任“十年常在雾云边”,被人呼作“仙吏”了。他每天都在这里“煨芋烹泉种碧莲”,真是神仙般的生活。也难怪黄大鹏知县在鹤山任职这段日子虽然清苦,但依然恋恋不舍。

全文共1406字节

转自:http://www.heshan.gov.cn/html/2005/03/20050308153828-1.htm11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