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杂谈普净寺之印象←佛学日记感悟随笔←佛陀教育音乐论坛 |
[游记]杂谈普净寺之印象←佛学日记感悟随笔←佛陀教育音乐论坛 |
2008-04-11 ffjj.org |
Rss & SiteMap 佛陀教育音乐论坛http://www.ffjj.org/bbs 佛教音乐佛法佛学佛菩萨 ◎ 佛陀教育音乐论坛 → 佛学日记 感悟随笔 → [原创]杂谈普净寺之印象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杂谈普净寺之印象 1楼 休闲的鱼 发表于:2007-1-18 22:04:00 我与MARTING等三位师兄于1月13日聚会在普净寺。记得旦雪师姐在写印度的朝圣日记时,智正法师的照片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想,有机会去拜访一下老法师,多好。如今,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我将以图文形式,简述杂谈普净寺之印象。 智正老法师的房间 这是当家师智正法师的房间,因为寺院有规定,僧人的房间不能随意进入,我们也没敢提这个要求。从外看,房间的样子很朴素,与亮丽的大殿形成鲜明的对比。14日晚饭后,正巧路过老法师的房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隔着后窗台,踮起脚,看了看老法师的房间里都有什么,所见的只是书架,木床,佛像,还有其他生活必须品。地方不大,里面与外面一样朴素,我不禁在心里这样感慨着。 2楼 休闲的鱼 发表于:2007-1-18 22:06:00 燃烧的红烛 我一直很喜欢看红烛燃烧起来的样子,那是光明的象征,也象征千年来修行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象征着行者自明明他的精神。15日早晨看它们时,发现里面短的两根蜡烛没有被点燃。我就把两根重新点燃了,心想别浪费了。吃饭时,菜碗里剩下了汤,我也很干脆地喝掉了,嘿嘿,如果咸的话,就准备回去喝开水了,心里想的还是别浪费了。来到寺院里,我知道了惜福,想起在家里的生活太多地方浪费了资源,以后要改改了. 3楼 休闲的鱼 发表于:2007-1-18 22:07:00 传说中的去病石 图片里的石头叫去病石,左边的石板上写着这块石头的来历。原来三国时,有一个小伙子病了,怎么治疗也不见好,正好碰到诸葛亮,诸葛亮让他把这块石头搬到山上来,小伙子满头大汗,结果病就好了。
第一天进到寺院,我仔细看这块石头,外表已经带有光泽,想来是被无数双手触摸过的结果吧。我与白莲师兄象小孩子似的也用手摸了摸,想沾沾健康与福气。而MARTING师兄则无欲无求,眼中无物般地四处逛着。
后来,我有机会亲自问智正法师了,便问那块石头真是三国时候的石头吗?智正法师轻松一笑说:“唉,那都是方便法。”
好一个方便法!也许就因为这块石头,在三宝前做功德的人就不少了吧,被接引入佛门的人就不少了吧。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要懂得方便智慧的用处的呢?是不是也要会运用这种用来利他的的方便法呢? 4楼 休闲的鱼 发表于:2007-1-18 22:08:00 我喜欢的石阶 图中的两张照片是一个地方,我很喜欢寺院的石阶,或是天然的石头做的,或是水泥打成的。窄窄的石阶让我有身处古刹之感,心里有着说不出的亲切。我快乐地在石阶上来回地蹦了蹦,感觉着远离尘世的安静,心里真是轻松。
图片中,右边的房子是电脑房。 5楼 休闲的鱼 发表于:2007-1-18 22:09:00 小黑你好 寺院里的这条狗叫小黑,贡师父来到寺院后,见到它全身黑色,又起名为墨玉。我们师兄四人第一天来到寺院,与小黑第一次见面时,它很乖,一点都不叫,还不时地摇摇尾巴。寺院里的常住居士说“它好象跟你们很熟悉嘛,一点都不叫。平时它见人叫得很凶的。”
后来真的有机会见到小黑的勇猛的样子了。我那时正在外面看景色,只听见小黑一边大声吼叫着,一边箭一样地从南方直奔向山门,真的很凶呢。看样子是有人上山了吧。
次日,大家拿出照相机取景时,我与于中流中师兄正巧碰到小黑,无论我们怎么招呼它停下来,留张靓照,它就是不肯,居然跑着离开了。(便照了第一张)于中流中师兄依旧不死心,还是追上去去和小黑套近乎,无奈小黑就是不买帐。这时,有位老居士过来了,让小黑趴下,它这时就很乖了呢。看样子,这刚来的人对小黑来说还不够亲哦。不过,后来大家要合影时,它仿佛知道我们要走,这次居然在草丛边很合作地摆了一个造型,很乖地让我们拍了。大家真是开心极了。
次日下午,我们坐着寺院的车要离开时,它居然也不声不响地送我们来了。难道因为它在此山清水秀的地方久了,又长期茹素,已经有了很大的灵性了吗? 6楼 休闲的鱼 发表于:2007-1-18 22:11:00 山中处处有警句 象照片中“百善孝为第一,父母恩重难报”这样的对联,在普净寺有很多。仔细思一句,也够带下山去参学实做了。
在老法师送我们的礼物中,有三幅字是老法师亲写而复印下来的毛笔字。从笔迹上看,山中可见的对联,还有硕大的“佛”字,都应该出自老法师的手笔,很漂亮! 7楼 休闲的鱼 发表于:2007-1-18 22:14:00 山后一瞥 我与MARTING师兄、白莲四处参观寺院时,发现了一扇通往后山的门。我们三人走过去了,果然,山后与山前的视野一样辽阔,又见到熟悉的窄窄的石阶,还可俯视山下居民的住处,鸟声阵阵传入耳,我一时竟忘记了身在何处了。
这时,还不得不提起MARTING师兄的“歹毒”,他恐吓我说“差不多了,你走不走啊,不走,我们可就把你关在外边了。”我急忙向白莲师兄求救,谁知这位女同胞丝毫不怜悯我,她说:“放心,我不会与他同流合污,我看着他关门,我不参与。”
我只有笑晕过去了,想起来,能同登此山,能随喜皈依,能一同听开示,我们四人还真是有缘分啊。 8楼
|
转自:http://www.ffjj.org/bbs/dv_rss.asp?s=xhtml&boardid=51&id=82095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