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碛口游记(二)

[游记]山西碛口游记(二)

2007-12-16    thegreatwall.com.cn

2003年9月10日 星期三 晴
一早晨只带了画夹、凳子、相机和水,准备去李家山,旅店的李老板给了我3个他们这里的月饼,如同东北的酥饼一样,中间空心,加红塘,壳看来有点硬。
去李家山先要过镇外不宽不深如小溪般的“湫水河”,河里有许多大小石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可以踩着过河的石头,只能脱了鞋,光着脚走进清晨刺骨的水中,水底石头又硬又滑,冰的我双腿直哆嗦,看着还有别人这样过河,一咬牙,快步涉了过去。(建议带几个大的黑色塑料垃圾袋套在鞋上,否则冷天更痛苦)
去李家山应该过河走右侧山腰的小路,我贪图多看几眼黄河滩,就走在了河边,约1个多小时,上了一条明显的土路,爬山进了村庄,这里叫做张家山,李家山早已走过了。
黄河在这里变宽变深,向南边的大峡谷中浩荡远去,消失在水雾中,这是才真有了大河的气势,被她削切成为峭壁的山崖也才有了晋陕大峡谷应该有的伟大雄奇。
我按村中一个小伙的指点,向回又翻过一道山梁,远远地就望见了李家山村。
两山间的谷地中种满了枣树,青绿色的枣子挂满枝头,散落满地。我走在了一片枣的海洋中,踩着潮湿的黄土坡,转眼间就来到了李家山下。
这里的房屋多是窑洞,层层叠叠地倚山坡而建,形成了房顶有房,楼顶有楼,窑洞顶着窑洞,曲折迂回的村落建筑形式。比之混乱的碛口要好很多,甚至可以说如果来碛口而没来李家山,那就算白来了,可以不必来。
这层层窑洞很有国画韵味,整个村落如同苏州园林般有移步换景之妙趣,连接各院落的小石路盘旋在山坡间,真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村落建在一条黄土沟两边的坡上,多是清代旧居,尤其以两户连二曾阁楼也保存完好的人家最有特点,这两家也都对外收住旅客,大约也是10元,院子里是二层的窑洞,窑外建雨檐,立廊柱,两侧配厢房,此地建筑多是如此样式,但这样还有廊檐的窑洞已经很少了,院落完整的更少,许多人家迁走,许多窑洞废弃,任其跨塌,这些窑洞上的门窗都是古味十足的老样式,现在被遗弃的到处都是,十分可惜。这两处院子都是四合院形式,砖雕门楼也十分完好,院内三面窑洞,置身其中感觉到处都是窑洞,没有一丝空间浪费,窑洞都是青石修葺,显得格外坚固,可本地好象不产这种石料,木料更少,不见外边黄土裸露的高原吗,可见当年主人的才力,整个院落的窑如果都利用起来,住上百人也没问题。
小村不大,但各个角度都可入画,那种沧桑淳朴的感觉我十分受用,这里的人也一样地善良,很多人主动邀请我去家中休息喝水。他们说每年都有许多各地美院的学生来这里写生,来则成群结队,声势浩荡,象我这样孤身一人的倒稀罕。那些学生打打闹闹玩乐扯皮多,真正坐下来画画的少,今天见我一直认真画个没完,觉得挺少见,因此主动与我攀谈。
本地人说话声音大,加上地方有回音,在这边山头喊一嗓子,对面山上都听的一清二楚,真是山西唱戏陕西听,可惜黄河对岸陕西一侧少有人家。这里挑担子叫卖的小贩们吆喝起来也如同唱地方戏一样声如洪钟,粗诳嘹亮,冷一听象要打架,有咬牙切齿的气力。
我最发愁的是回碛口时还要再光脚涉过湫水河,正向河边磨蹭时,一个骑摩托的中年人从我身边驰过,主动带我过河去,不收分文,纯粹出于对一个外乡人的真诚帮助,我真的被感动了。
西湾民居因路过时见与李家山的窑洞相似,我决定不去了。

后记:第二天早晨5点,天还没亮,我走出小店,李老板送我到黄河边的公路上,圆圆的橘黄色的月亮挂在西南方天空中,在黄河上投下如金色宝塔般的倒影。
少时大客车的灯火在远处的村边出现,载着我我向吕梁山外驶去。

朝饮沧海水,夜沐大漠风,永远走在长城上!近期目标:详细走遍北京地区长城!
游击方向:利用零散时间突击回访明河北东部长城!

转自:http://www.thegreatwall.com.cn/phpbbs/index.php?id=20671&forumid=12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