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山西大同游记 |
[游记]五一山西大同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最近心情一直不好,近五一时朋友关心,建议出去溜达散心,思虑再三决定成行,考虑黄金周出游人多车多有诸多不便,朋友提议去较偏远且景点集中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山西大同。 有道是“十里不同天”,大同的天气让远道而至的客人充分印证了这一说法,大同火车站站台上穿棉装的工作人员与刚下车大多穿单衣短袖的客人形成鲜明对比,我上穿棉布方格休闲长袖衣下穿厚实的牛仔裤还是被冷飕飕的风吹雨淋得浑身直哆嗦。故作坚强地咬了咬牙捱过了找旅馆寻饭店的几个躲不得的时点,30号晚上九点时分终于在大同的浑源县城安顿下并开始拟定第二天的出行计划。 一号早上八点多,我们早早填了肚子找出租车前往恒山景区,恒山景区很奇特,有进山门票、缆车门票、庙宇群的游览票等,其实加起来每人至少也就是交那150元左右,与其它知名度相似的景区对比起来不能算多。但三次不重样的收费却让人觉得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还有值得提一提道一道的是:在有缆车的第二个停车场边上有一庙宇,我相信只要进得此庙的人,大多数都会不由自主着了魔似地被几个道士用连环的方式以其“高深莫测”的道行点解,让我们这些凡人不得不心甘情愿地掏出大额人民币虔诚地跪拜祈福焚香祷告,我朋友特别欣赏这些个道士,心悦诚服地说:“这些个道士太有才了,他们的嗅觉与悟觉比当今的公安干警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被朋友的话逗得喘笑不过气来。旅途中,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发自内心地开怀笑乐。 恒山是五岳之峰,海拔有两千多米,由于当天天气晴朗,看预报知道温差很大,怕耽搁时间会遭受阳光暴晒,我们8点时分就到了进山门地点,先交进山门票20元/人后,在半山腰路过60元/人的悬空寺没有停留,直达恒山的第二个停车场,每人又交上山的缆车费35元先乘缆车上山,认为这样可以节省体力来登恒顶,其实,我们选择上山坐缆车对了,因为在缆车上看到了恒山上众多的象悬在半山腰上的庙宇群,煞是壮观,下缆车又交了庙宇群的游览费35元/人之后才开始真正游览恒山的庙宇,之后并没觉得有很惊人的地方,先前在缆车上看到的壮观景象全部淡然,只是恒山的名气很大,其庙宇群大都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好多建筑风格和悬空寺有些类似,远望都有那么一点点险,近观则很一般。 宋代画家郭熙曾认为:“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飞,嵩山如卧。”我曾登过泰山、华山、嵩山,很认同画家领会的三山之意境,但却对恒山“如行”的描述不敢苟同,实话说,恒山并不象我想象中的雄伟高大,也许是我们去的时令不好,当时坐车穿行在山路中,除了看到星星点点耐寒的翠绿的松树及花开正浓的白色粉色杏花之外,光秃秃的山在没有云彩点缀的天际下让人感觉它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其点睛处就在山的上半部,因了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出了些错落有致的庙宇与怪异的松石和奇特的山杏花而显得秀美起来,要我形容,想了半天只是觉得“精致脱俗”四个字大致能与此相匹配。特别是在远望了嵌在山间的庙宇后,觉得整个山体整洁而有仙气,想象山中的错落有致的庙宇楼阁与造型各异的松槐杏榆等景物夹杂在一点淡淡的雾气中的话,特别象陈年之琥珀人间之仙境,而山下蓝色的恒山湖,夹杂在群山之间,犹如溪中的一叶绿舟,使这座名山有了些生气。 下山时我们没坐缆车,大约一个小时后就到了停车场,看时间已近下午一点,出租车司机还在等着我们,不觉得劳累,也不觉得饥饿,车行至悬空寺时,看到毒辣辣的阳光直射大地我都没敢下车,朋友去了,我懒懒地坐在车上从远处观望了几眼,点到为止,这样也算是来过了这个著名的景点了吧。又过了半个小时,我们重新回到了浑源县城,找了个比较高档且有人气的的餐馆吃饭休息,晚饭前又乘大巴赶回大同。 二号早上我们去云冈石窟,本来乘出租车25元钱就可以到达,可当地老百姓热情地介绍说:坐4路车花两元钱就能直接到。我们也不是钱多烧得慌,便依了介绍找4路车,突然觉得不妥,我的头刹那间疼痛难忍,刚到车里就恶心想吐,最后不知道是怎么到的云冈石窟,下了车我们不是去观云冈石窟,而是直奔当地的医院,扎了六七针,吃了一包药也不见好,索性让朋友去转悠,自个留在医院休养。待我在三片安定的催眠下睡了不到两个时辰朋友便回了来,我的头还在沉沉地痛着一点也不见轻松,强打精神在景点门前溜达一大圈买了印有石窟佛像的几盒纪念品便便匆匆撇了4路车坐上25元的出租重返大同。 跑大老远没有亲历云冈石窟的全貌的确很遗憾,之前只是在书本及电视上了解有关云冈石窟的一点皮毛,比如,知道云岗石窟坐落在山西大同市城西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连绵达足有约一公里。当我从医院出来走进云岗石窟广场时,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只见一片片绿荫遮掩远处延绵的山冈,跃入眼帘的是醒目的立在山冈上的"世界遗产云岗石窟"八个红底白字和由圈和菱形图案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巨型广告牌,石窟的气势和气派让我惊叹不已。据说云岗石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石雕像群,它与甘肃的敦煌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一起并称中国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而云岗石窟的特点是气势更加宏大,风格更加粗朗雄刚。当时,我徘徊在广场外好不想走,不想离开,但最终还是因种种原由只是在广场边拍了一张快照带上满满的遗憾离开了那个神秘的地方。 回到市区,朋友照顾我的身体,快速找了较好的宾馆,又吃了在医院里弄得几样特效药,睡了几个小时的大觉,终于在傍晚时分大脑才得见清醒,晚饭吃得是大同特色的杂面杂菜与豆糊,吃饱喝足后,与朋友撒欢地满大街找能做专业头部按摩的店铺,终没找到,最后只是将就在一个较大规模的足疗地方做了延伸足道消遣放松了近两个小时,然后又抛弃一切不快到歌厅释放精神K歌俩小时,心情平静了许多,感觉也畅快了一些。 三号早上没吃上饭就赶去下严华寺,下严华寺座落于大同市中心,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大同市博物馆就设在下华严寺。薄伽是梵语,译为"世尊",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薄伽教藏就是释伽牟尼所说的经典教藏,薄伽教藏殿自辽代中叶以来,就是严华寺的藏经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稳健。殿内四壁排列重楼式雕木藏经阁38间,殿后壁正中间悬一天宫楼阁。这些精巧玲线的木构模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称其为"海内孤品"。这座天宫楼阁和晋城宋代二仙观的天宫楼阁、应县净土寺大殿的金代天宫楼阁一起构成了山西古代建筑独有的地方特色。如今殿内还完整地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最为经典的两尊塑像历为深受学者与游客的推崇与赞赏,合掌露齿菩萨塑像体态袅娜,婉丽动人,艺术价值最高;普贤菩萨像流露着细腻动人的感情,魅力独具。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于一九六四年七月游览下严华寺后题字:“下严华寺薄伽法华塑像乃九百二十六年前故物比例合乎自然表情特别生动我以为教太原晋祠金母殿塑像为佳诚为不可多得之艺术作品宜尽力加以保护”。我觉得游下严华寺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美术欣赏课,不能不为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这样高超的雕塑技艺而感叹、折服。 从家里出来四五天了,由于身体不适火车车次不妥等原因,我与朋友决定三号晚上返回北京,紧紧张张买了12:45回北京的车次,历时三天在山西的游程就到此为止了,当我踏上归途的列车,即将离开晋北时,在脑海中回放那三天的所见所触所闻,尽管感到有些不尽人意和遗憾,但我还是被自己祖先留下的人文古迹所震撼,我想,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到山西大同来重游那些个走过与未得观览的景点,再次品味与感受中华民族厚重而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f5164401000a9r2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