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文章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将—— 1.先预习,读文看注释,学会生字,熟悉课文。 2.熟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并积累重点词语。 3.重点学习第二、三段,体会作者的精神。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徐弘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 徐霞客出身于一个富足的家庭,当时的明王朝已日薄西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年轻的徐霞客也曾想顺应世俗,通过科举而取得高官厚禄。但在应试失败之后,他决心摆脱名利的束缚,将注意力投向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他在研习地理、历史典籍中,发现了很多的疑点,为了“问奇于名山大川”,他于22岁开始出游。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徐霞客东渡普陀,北历京冀,南涉闽粤,西达陕西,西南至云贵,足迹遍山西、河北、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二、作品信息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在旅行的间隙用日记体写成的。它详尽地记载了各地的山川、水流、风俗、人情,并涉及当地的矿业、手工业、边防等,是后人了解明代社会后期状况的纪实性著作。《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记述了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巨著,而且是一部文辞十分优美的游记。即使没有到过某地,只要读过《徐霞客游记》,你也会感觉身临其境,各种奇景—一展现在你的眼前。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第①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叙述中有描写,“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真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第②段详写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