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岳恒山

[游记]北岳恒山

2008-05-22    sina.com.cn

客运索道[/img]

中华一绝 世界之最--悬空寺

景区入山券

庙群游览券

北岳恒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号称
108峰,东西绵延
150公里,横跨晋、冀两省。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

恒山主峰,居于浑源县城南,海拨2016.8米,山高为五岳之冠。恒山以道教闻名,古往今来,以奇险吸引着游人。

据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秦始皇时,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以后的历代帝王,也差不多都差使臣到恒山朝圣。历代名人、学士,诸如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览过恒山胜地,并留下吟咏恒山的诗章。

西汉初年,恒山就建有寺庙。现在飞石窟内的主庙,是始建于北魏,又经过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筑。明、清时恒山已经寺庙群居,规模很大,人们称之为“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可惜后来遭到破坏,所剩不多。

恒山,做为道教的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我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

恒山以自取景色美而著称,历来有恒山18景之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后,把在恒山的见闻录入《徐霞客游记》中。

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

金龙峡,居于天峰岭和翠屏峰之间,峡谷幽深,峭壁侧立,石夹青天,最窄处不足三丈。这里是古往今来的绝塞天险,交通要冲。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这里劈山凿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宋代时,杨业父子在这里以险据守,抵抗外族的侵入。

附:
北岳庙 唐·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

主峰海拔2016.8米,主庙北岳庙,供奉北岳大帝(恒山神)。

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与恒山之间,距恒山山门大约三公里左右。
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
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
“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
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恒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东北部的浑源县城,东连太行山,西接管涔山。横亘塞上,层峦叠嶂,绵延起伏250公里,号称108峰。恒山山脉地势幽深险要,南屏三晋,西扼雁门,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烽火台、城堡、关隘以及内长城遗址至今尚存,著名的杨家将故事在此广为流传。
恒山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147.51平方公里,主峰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海拔2017米,气势雄伟,号称“绝塞名山”、“人天北柱”。西为翠屏峰,为《山海经》之高氏山,因似绿色屏风,故叫翠屏峰。两峰之间是一道断层峡谷,名金龙峡。峡两岸壁立万仞,青天一线,似龙门剑阁之险要。著名的北岳悬空寺便建筑在峡谷西崖翠屏峰的绝壁之上。
天峰岭是恒山风景名胜集中之地,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映成辉,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今尚存的自然景观有传说姑嫂投崖化鸟的舍身崖,祥云缭绕的山云洞,暗生灵芝的紫芝峪,神秘莫测的还元洞,仙人弈棋的琴棋台,恭迎舜帝的飞石窟,声震幽谷的鸡鸣石,以及神奇的悬根松等。人文景观有寝宫、恒宗殿、会仙府、九天宫、纯阳宫、高达13米的摩崖石刻“恒宗”等。

北岳何时受封。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5公里处,主庙建于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南山腰间,天峰岭景区即恒山景区。追溯北岳来历,早在远古尧时,命羲和氏的四个儿子分别掌管四岳,羲仲为东岳长官,羲叔为南岳长官,和仲为西岳长官,和叔为北岳长 官,到舜帝时,舜帝用了一年的时间巡狩四 岳,二月东到泰山,五月南到衡山,八月西到华山,十一月北到恒山。据《尚书》载,舜帝冬十一月北巡恒山,行至冀州曲阳,大雪封山,不得前行,便望山拜祭,当即从恒顶飞来一巨石落于帝前,舜帝将此石封为“安王石”,后世在曲阳建“飞石殿”,从此,恒山也便留下了“飞石遗踪”。尽管这只是传说,但《舜 典》、《禹贡》等书皆成书于秦汉之际,当时曾有“奉天下名山十二,其二便是恒山”,可见早在二千年前,恒山就有天下第二山之称。且《尔雅》称:“恒山为北岳”。也就是说远在秦汉时,恒山就已经称之为北岳了。

北岳因何得名。说法不一,《周礼》曰:“正北并州,其山镇曰恒山”;《白虎通》载 “北言阴终阳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风俗通》载:“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另一种说法是因恒山山势为横向,“横”、“恒”相谐。再一种说法是浑河古称恒水,因恒水而得名。 《舜典》称:北岳。《禹贡》称:太行恒山。《枕中秘书》称:太恒山,恒宗命岳。《水经注》称:元岳,紫岳,以及“大茂山”、“神尖山”等。汉文帝时,因讳刘恒改称常山;唐元和年间更名为镇岳;宋真宗时,因讳赵恒名复改常山。尽管别称很多,但基本名称一曰“恒山”,一曰“常山”。管子曰:“恒者,天道之有常。”可见,“恒”与“常”总未脱开“长久”之意。

北岳恒山之魂。是什么东西使恒山对古今游人有着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呢?“山水者名山之形也,文化者名山之魂也”,虽然古人早有“域中之山,莫尊于五岳”和“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但毕竟还是“三山五岳各不同”,各山有各山的特色,每岳有每岳的奇容。没有特点就无吸引力可言。就恒山而言,除了北岳之崇、道教之盛、古建经典、绝塞风光等等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因素而外,她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以自己“人天北柱”、“华夷之限”、“中原门户”、“华北锁钥”的独特军事地位,所积淀形成的不同于其他名山的边塞军事文化特色,在万山丛中独树一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应当说,这样一种边塞军事文化特色,才是北岳之魂,恒山之宗。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25b9f0100091c.html43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