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游记 |
[游记]山西游记 |
2008-04-28 163.com |
山西游记 7月7日下午四时许,自南京站出发,前往太原。还在路上,就听身在南京的朋友说,南京正暴雨如瀑。抬头看看窗外,已是第二天早晨,太阳精神抖擞地照临大地,列车已经驶入山西境内,正经过一个叫“芹泉”的地方。群山莽苍,典型的北方气象,已经不复江南的山温水软。我是北方人,这让我生出一种由衷的亲切感,很想马上下车去呼吸一下与家乡近似的空气,山西一定不会像南京一样湿热难耐。经十七八个小时的长途旅行,8日上午十时许,火车驶抵此行的第一站太原。下车之后,果然如愿以偿地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舒爽,夏日的阳光照射虽然强烈,但身上干松,心情也好。 旅行社大巴已在站外等候,午饭后参观太原的标志性建筑“双塔寺”(永祚寺),位于太原市之东南隅,依山势而建,始创于明万历中。塔名“宣文”,以讨口彩,补太原文运之不足;寺名“永祚”,取《诗经》“君子万年,永锡祚胤”,意在福泽绵远流长。寺中最著者为植于明代之牡丹“紫霞仙”,立于其前,不禁会有盼望一睹《聊斋》中牡丹仙子芳容的痴想。其后参观山西省博物院,从“远古圣火”到“晋国霸业”,以时期分段纵向展示了这片土地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对于史前的文明无甚会心,倒是“晋”建国以后的历史引起了兴趣。《史记·晋世家》中载: (周)成王与叔虞(成王弟)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戏之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周初建国,传数百年至文公重耳,继齐桓之后为方伯,载籍多以齐桓晋文连称,后为三家所分,成韩、赵、魏。其间史事波澜壮阔,非寥寥数言能尽。出至宾馆入住,晚饭后到山西大学,聆历史文化学院李院长讲座。李院长雁门关人氏,口音颇重,众人至此时已是两日一夜未曾沾枕,故昏昏然欲睡者甚多,非不敬李院长也,实乃时势然也。讲座后归宿,一夜无话。 第二日(9日)早饭后,驱车出雁门关,往云冈石窟。一路峰峦连绵,山高云低,大有淮海词中“山抹微云”之意态。驱近雁门关,已于沿路峰头历历可见古烽火台,它们是汉家飞将军李广传奇与雄风的见证。李将军神射天下无双,却一生际遇不偶难得封侯,堪令人动千载之思。驶出雁门关,心境顿与方才不同。时想若我为当年率骑叩关匈奴首领,一望这雄关漫道,胸中是否会豪气陡生,便于马上挽弓拔刀发令进攻?时想若我为镇关大将,当如何设防守御,以拒胡虏,以保百姓。正浮想间,已达云冈。云冈石窟位大同西郊武周山北崖,多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尚都于此时所凿。从第七窟开始看起,一路迤逦走至第二十窟,便是最具雕刻艺术代表性的释迦坐像,高达13.7米,可称真容巨壮,法相庄严。离云冈,入大同市内,游上华严寺。寺始建于辽,辽以华严宗为重,故建此寺。寺中主要建筑坐西朝东,非坐北朝南,据梁思成先生推测,可能与契丹族拜日为神的信仰有关,故以东为上。下华严寺因故无缘得入,于寺外“自在书院”购得《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佛经若干种携归。旋至九龙壁,九龙壁在所多有,然此为年代最早(明洪武末年),全国最大。入住广和宾馆,晚饭后与一同学夜逛大同街景,于市中广场侧小吃摊前巧遇另六位同学,已先在此小酌,邀余二人同坐,于是欣然入座,杯酒共欢,殆至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方咏而归。 次日(10日),先至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金时期,为现今国内最高最古之木结构塔式建筑。其上多有名人所题匾额,如明成祖“峻极神功”、明武宗“天下奇观”等,其周则数百千只麻燕盘旋翔集。佛宫寺藏佛牙舍利两颗,为镇寺之宝。后便入山,至北岳恒宗,悬空寺下。寺为北魏了然和尚所建,位于山谷坳中,悬崖之上,风雨不侵,日光不晒,白蚁不生,故历千多年而不坏。未登之时,心已怵惕其险;既登其上,愈加战战然不敢探身临视。寺分三部,左为佛,右为道,中为儒释道三圣之殿。去悬空寺,过恒山,直入五台,于山下台怀镇歇宿。晚饭后,时已薄暮,与同学四人,加我五人,经善财洞登大螺顶,阶级一千零八十,中道废而返者三。余二人同至峰顶,夜幕渐合,西天尚余微亮,群山坳中台怀镇灯火点点,炊烟依依,四周寂寂少人,唯二僧对谈亭中,少时亦去。二人移坐于亭中,悠然望天,自在观心。转思千百年前,此地尚为荒山野岭,不知何时,便有僧侣,怀大虔诚,发大誓愿,忍辱茹苦,来此建寺,以光佛道。念及于此,但觉上下千古,恍如目前。未几下山,归途沿路多有僧侣用品商店,亦有书店,于中购《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11日平明即起,朝觐五台。语云“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诚非虚言。五台奇峰灵崖随处皆是,为文殊菩萨道场。五座台顶之内,称为台内,其外为台外,内外青、黄二庙共居焉。先于台内南山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等处游览一遭,便至台外清凉寺。传为顺治出家之所,内有清凉巨石一方,乃文殊菩萨像东海龙王所化,其上光平如镜,有志诚愿坚之人,可得菩萨神助,将之抬起而不费吹灰之力。余暗伸手其下,默念祝祷,运劲发力,未动纹丝,乃叹而去。主殿外有顺治皇帝《出家诗》,幼即于佛寺所布善书《醒悟明灯》中曾熟读,中有“未曾生我谁是我,生出我来我是谁”之句,虽多历年所,犹然未忘。再至佛光寺,为唐代(宣宗大中十一年)木构,女居士宁公遇捐资兴建,1937年由梁思成先生发现。一至正殿之中,扑鼻即闻浓厚蝙蝠粪味,两侧墙板之上,多书有历代游方僧人至此所留题记,墨痕宛然,依稀可识。此寺现为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不对外开放,蒙主人盛情,以西瓜、茶水及寺中自产黄杏相款。山寺黄杏甘美异常,余连啖十数枚而不能止。出佛光寺,本欲更往另一更早唐代木建南禅寺,然终因道阻不至,折返太原。又因旅行社擅自降低住宿标准与发生纠纷,未住其所安排铁路宾馆,转而投奔山西大学招待所。 12日,出太原西南郊,至晋祠。晋祠位悬瓮山麓,晋水之源,为奉祀晋国始祖叔虞而建,周柏、宋侍女像、难老泉为其“三绝”。辛弃疾词中道“闲愁最苦”,江淹却说,世间最令人黯然销魂者,唯有离别相思,相思最苦。思君怎不令人老,但愿相思之人,能濯饮此泉之水。于祠后半山上读书台流连顷刻,即归,往祁县乔家大院。明清以来商人商帮兴起,晋商、徽商为其最著者。其经商理念,多含儒者襟怀,遂有士与商互动之势。乔家院分六落,双喜字型布局,四周围以十余米水靡砖墙,状类城堡。现已被辟为祁县民俗博物馆,展以明清晋中风俗。出乔家大院,即至平遥古城,宿“鸿鹄客栈”。晚饭后信步闲逛街市,购木制笔筒一个,上刻“松鹤延年”,雕工甚精美,价亦甚廉。 13日,上午游古城县衙、商号等处。漆器、牛肉与长山药为平遥“三宝”,牛肉以“冠云”为正宗,购两包,亦购长山药粉一包奉母。午饭后即返太原,径至东湖醋园。观老陈醋制作工艺流程,尝五年、八年陈酿,购醋二小瓶。时旅行社自觉此行所得甚少,当全体人员于醋园参观之际,将一车行李扣下以为加价付返程火车票之要挟,经交涉,各退一步,方开僵局。然已临近开车,遂“狼奔豕突”而至,甫于车中坐定,则已开动,真悬于一发矣。 14日上午十时许,抵宁。
|
转自:http://qingshoukun.blog.163.com/blog/static/29363687200801181320799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