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后来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远征时的日记,赶紧拿出来看看。以前看时,感觉写得很没意思,都是流水帐。可现在一看,感觉很逗,很是怀念。特意摘抄了一天最辛苦的最难忘的经历传上来和大家分享,相信这篇日记里的那五个队友永远也不会忘了这一天的吧。 远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应该都是人生中一次不可多得的经历,很是怀念那时的风华正茂,呵呵。现在回想起远征时的队友,有些都叫不上名字了。那天突然想起一个,记得他很能喝酒,走到哪都要喝上几口,大家都叫他“老酒”。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他的大名叫什么,后来打开远征时的通讯录才知道,原来是武志军,好像没错吧?呵呵 车协就像车轮一样,在不断的朝前走,新人一批接一批,没几个认识的了。远征的经历似乎也在渐渐从我们的脑海中远去,可我还是会时不时的想起有些人,记得当初他们对我的帮助。可光是时不时的想想似乎并不能把我们的感情再拉回到原来那样。人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着,这份友谊在逐渐消退,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了,偶尔发条短信,没想到回复的却是“你是谁?”。唉,我晕! 也许是因为这种怀念,我狠下心来,买了辆新车。以后又可以找到那种“在路上”的感觉了。其实,我感觉车协的前途不光是在山大,既然有这么多死心塌地的爱好者,像小强、南瓜,车协应该做的更好! (2004)7.23 星期三 有雨 昨天从石棉出发,路上给大家开了个会。这个会早就想开了,可一直不好意思。今天也算豁出去了,我发了很大的火,几乎把每个人都骂了一遍。我也不想这样,可是他们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不过我想这时人们应该都清醒了吧,不会再给队伍添什么麻烦,拖大家的后腿了吧?尤其是成燕南。 可能是话说得有点重,半路上一路很要强的薄妍中暑发烧了,从车子上摔了下来。给她喝了藿香正汽水,休息了半天还是不行,最后没办法只能拦了一辆车直接送出了山到荔子坪,在那输了液。白昆陪她一起坐车走了,老毕和成燕南骑了她俩的空车往前赶,我留在最后。一路上追赶,很是吃力,不过还好,将近中午追上了李晨和王鑫他们俩,见他们俩也是累得够戗,王鑫把两条毛巾弄湿了系在胳膊上,样子很是好笑,有点像农村的大妈。 我们后来中午一点左右才赶到,在诊所傍边的一个小饭馆吃了饭。那饭馆的老板人很好,还送了我们一个西瓜。吃完饭后,大家都实在累的不行了,那老板还免费让我们到他楼上的客房睡了一觉。一觉起来估计已经是三四点了吧,薄妍已经不能骑了,王鑫也有点难受好像是中暑了,张宇也累的不行,没办法只好拦车把她们送走。我和小刚、老毕、成燕南、姚希娅、李晨6个人继续往前骑,白昆和张超留下来帮她们拦车。我们骑了没多远,就见薄妍她们几个坐在一辆卡车里过去了,这下我们也算放心了,赶紧往前赶。可是没想到白昆和张超帮她们拦上了车,可他俩却走不了了。后来听白昆说,一直到了晚上他们还没拦上车,那个饭馆的老板还帮他们拦,而且说只要你们走不了就让你们免费吃住。但后来他们还是拦上了车,而且还是一辆私家的越野车。他们俩晚上十一点多才到马尿河,与薄妍她们回合,住在一个加油站好像是。 我们6个人骑车翻山,山上风特大,很冷,小刚给了我件衣服穿。我们也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只有中午带的几个馒头,刚骑了一会就被分完了。李晨由于上午翻山可能有点中暑,再加上骑了王鑫的空车,老是下来跑着推我们,山里又风大,晚上开始发起烧来。到后来人们体力都不行了,下来推都推不动了。我恨不得把车子上所有的零件都卸下来,减轻点重量,可是也没什么好卸的,最后只是卸了一个烂水壶架的残片,估计也就10克重吧。当我们爬到一座山顶,坐在地上时,眼看前面就是下山路了,可我们就连坐在车子上往下滑的力气也没有了。车子上的没发卸就卸身子上的吧,我和李晨到路边“解决”了一下,回来我和他们说少了二两轻松多了,大家都笑了。我们实在是骑不动了,也想拦车走,但拦了半天都不行。有一辆军车,就是西昌的,但他们带不了车子,后来我们只好自己赶了。不过虽然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大家的精神都很高涨,这时真的是感到身边这几个人比亲人还要亲。 到晚上,天都黑了,我们只有一个头灯和一个手电。为了大家的安全,我只好骑在最前面,他们一字排在我后面,怕路上万一有危险。小刚带了头灯在我后面,成燕南和老毕压在最后。为了赶时间,也顾不上路上有什么东西没有,我骑得很快。路上经过一个彝族的村子时,傍边的小伙子和小孩就像狼嚎一样的叫喊,说实话我还真有点害怕。 大概骑到晚上九十点的样子,路况变得很糟,在修路,又是坑,又是水,又是泥。遇见一个大水坑能把挎 包都没了。我们几乎都是推着车子走。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是些什么路,我们只是尽力往前赶。幸好在最艰难的那段路上碰见了一个拿着手电的工人,起初吓了我一跳,还以为是截道的呢。后来那人主动帮了我们,他姓孙,是彝族,自己还写了一本诗集,一人送了我们一本。这一下我对彝族的那种恐惧全都烟消云散了。原来这地方正在修隧道,那个人好像是这个工地的一个工头吧。我们问他到马尿河还有多远,他说还要翻三座山,大概30多公里吧,不过要是这隧道修好了也就10多公里路,而且不用翻山了。可惜你们来的不是时候,现在还没通呢,估计得到下个月呢。没办法,今天是赶不过去了。 晚上我们住在工地的一间小屋里,平时是他们的客厅和吃饭的地方,面积不过10平米,只有一张沙发,一个炉子和一个柜子。由于屋子太小而且大家又都累得够戗,所以就没有把挎包从车子上卸下来,车子和挎包一起放在了小屋的外面。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刚进了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见外面下起雨来。成燕南一惊之下喊到:“挎包!”我们几个急忙冲了出去,冒着雨把挎包全都卸了回来,一进屋全身都湿透了,赶紧脱了下来。不过没有让姚希娅和李晨出去。 回来后收拾了一下,那个孙师傅和他老婆给我们拿了些米,大概有两三斤,没有什么菜,就几个土豆和一点南瓜。我给大家煮了米饭,放了点土豆和南瓜一起煮,不过好像挺难吃的。他老婆给我们炒了一个土豆丝。菜很少,几筷子就吃完了,剩下米饭倒点咸盐大家还是吃得很香,实在是太饿了呀。早晨起来后,我们又把昨天晚上的那个没有盛净米的锅倒上水,煮了锅米汤喝。 晚上李晨发烧挺厉害的,他睡在沙发上,我们五个铺了防潮垫并排睡在地下。姚希娅睡前给伤口上了药。我还是头一回和女生睡得这么近,有点不自在。可是累得哪还管得了这些啊,躺下就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