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府沧桑旅游晋府沧桑游记晋府沧桑评论晋府沧桑周边酒店 晋府. |
[游记]晋府沧桑旅游晋府沧桑游记晋府沧桑评论晋府沧桑周边酒店 晋府. |
2008-06-10 luopan.com |
晋 之 行 (风轻燕过) 金秋十月,虽然天气有些的凉意了,因筹划很久的旅行得以成行,不免心情很是温暖,惜别女儿又不禁潸然泪下,旅程就在我这样的心境下开始。 (一 ) 云冈石佛大同行 回忆此番行程,再忆大同,居然充满眷恋,也是那日秋高气爽,天气一改往日的阴雨,好的天蓝风润。 云冈石窟没有我想象中大,但却比我想象中的精致和细腻,虽然也是难见当年工匠妙笔精雕,但留下来的人物的神情依然可以见当初的栩栩如生,依着色彩华丽,造壁成佛,其中的文字,人物手持的乐器所演绎的无声乐章等无疑是留给后人的一项无价之宝,但有些石窟里也是随着年代的久远而风化残缺了,据说云冈石窟建造共用了64年的时间。 在整个石窟的游览中我最为深刻的是其中的造像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 和露天的释迦摩尼座像,佛体高大形象,就如人与生命的长河中沉浮漂泊,其生命的苦与乐,悲与喜,成与败,看破了就什么都不在意,看不破的岂不是作茧自缚,悲哉,心也,怨也,怜乎?茫茫云众,种种的罪孽,累积的善果,佛是择人而缘,把灵性感召与人,心有佛,常为善。 其中有好还有值得一提的趣事一桩,几位出家的师傅在此游历,土黄的袈裟,悠哉的神情,惹我好奇,便求一师傅同意与其拍照留念了,在相片里的我环和尚的手臂,笑容娇媚,却不知我今生何等命相! 还要一提,中国的千年文化遗产不止是我们国人自己的宝贵财富,更另无数外国友人驻足仰慕,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时竖起大拇指,不漏一处的拍照摄影,与他们中间的我不禁顿生自豪之情。 云冈不是很大,一个上午就游览完毕,时至中午与一想不到的朋友供进午餐,席间居然感到羞涩… 翻阅记忆里的大同之行可记如此,可忆的可不言。 (二)中国的地上博物馆__晋祠古迹 从大同去太原做大巴车要好几个小时呢,一路多是少见植被的石头山,心下想,难怪晋内矿物资源丰富呢,这石山下到处是宝吧。车下高速驶入太原,透过车窗望去,此城与其它省份城市无大的出入,我却感到自己心情里的溪流… 人到太原,自然会想到早已闻名遐迩的晋祠。“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晋祠的诗句。晋祠是奉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院里的殿堂楼阁亭台榭甚多,景点神采各异,绮丽迷人,而每一处都载有一段历史。来到晋祠,犹如读一本很古老的书,尽管有许多生僻,甚至难以明白,但在晋祠里走上一圈,还真小有收获。晋祠内随处可见的扁给我好深的印象,我对书法无精深研究,喜好欣赏而已,晋祠内的扁多为当年旧物原封原地,不似有些地方的牌匾是后人照字凿刻而成。导游的讲解与当时很是清晰,可今日再若仔细针对,却是很惭愧,只记得书扁者字或清秀,或豪放,或刚毅,千百年的风吹日晒,扁斑驳了,却透着岁月的沧桑,诉说着历史的辉煌。 晋祠内树之古也另我暗自称奇,入园不远唐槐,老枝纵横,盘根错节,再行隋槐,,古树参天,依旧枝繁叶茂。最绝当是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故对先生呼,一起与树合影,先生笑曰:”莫不是要效树之古?”小声回曰:”人若效树不古,岂不妖怪,但世上有种东西却可让人颂之千古”。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8771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