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访晋祠 |
[游记]西访晋祠 |
2007-07-16 tuniu.com |
车过石家庄转身向西飞驰,周围的景色不再是一望无垠的华北平原,奔驰不时穿过幽长漆黑的隧道后,眼前沟壑纵横,一切还是我记忆中的黄土高原。安顿微有忐忑的心情,就要到达目的地了。 到了太原,就不能不去晋祠。 晋祠于北魏时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典型的中国古代祠堂式园林,讲究对称的构型。由山门到献殿,经渔沼飞梁,再至后拥危峰的圣母殿构成中轴线,左右两厢是难老泉源、宝翰亭、宗祠、关帝庙等等。 发现每次游览,行走间无甚顺序,多是侧门入,前门出,不合规矩,好在并不影响观景情绪,随心赏玩。 晋祠三绝中最有人文历史特色的就是圣母殿中的宋塑侍女像了。本是宗祠,可不知为何偏偏在正殿侍奉一位不知何方的圣母,叔虞公却被请入偏殿,倒是左右的侍女为这里添了不少光彩。她们一改传统中肃穆侍立的常规,或微颔,或垂泪,或趾高气扬,或若有所思,手中各有所奉,为当时宫廷生活的写照。听着导游小姐为各尊侍女详述身世,不免也暗自琢磨起她们的经历来。那身强力健的当然是洒扫杂物,体态轻盈的自然是歌舞好手,手捧钱袋的不用问,掌管财政大权,乐班、御善、女红,均是每日辛勤,看主人眼色行事,倘是年老色衰,便会遭斥。原来人们眼中描绘的天堂,也是如人间一样的无情。 特意观注了圣母殿前的渔沼飞梁。其实是一个呈十字形的石桥。水中三十四根石柱之上置斗拱,梁枋,豕托桥面。现在看来虽无异处,但因其建于北宋,则于桥梁史学上的价值便不可忽略。 祠内第二绝是周柏,参天矗立,犹如一堵山墙。相传周柏上面的那个被称为“龙眼”的树结,诚心去触,就可心明眼亮,于是也凑上去一试。 关帝庙中正襟危坐着不读汉书,不舞偃月刀,只想一心要回头来的黄面关公。环周的壁画中独独没有败走麦城一节,想来英雄和膜拜他的后人都有一刻虚荣情节。 那么,第三绝就是难老泉了。柳氏抽鞭坐瓮的凄美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北村那个勇敢的青年用生命换取七分泉水的故事,更是惨烈惊心。中国人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为每一处风景编织动人的传说。如今,碧碧的泉水仍在滋润晋源的土地,不系舟只能永远的停泊在源头,池中嬉闹的孩童,又有谁能知晓它的故事。 这汩汩的泉水流淌千年,亦是难老,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世间沧桑,它都静观于心,依旧轻逸故我,淙淙而去。 后 记 太原,古九州之时称为并(音同冰)州。 此次原本仓促出行,因有极好的同伴兼导游,度过快乐而充实的两天,为我的旅行记忆中添上精彩的一笔。 林子 8.10.00 作者:cindy_b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7 次, 发表于 18点57分, 推荐给好友 rightman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413312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