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祠游记

[游记]晋祠游记

2007-07-16    

2005/09/24 晋祠游记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我身为太原人,虽游过两次晋祠,但均因年龄尚小,对晋祠了解太少而没有在记忆中留下什么,说来不免有些惭愧。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下,我于第二个本命年的中秋又来到了晋祠。
站在大门口望去,正中是三个并排拱形红漆黄钉大门组成的祠门,门前蹲卧有两只石狮,祠门的两翼是高大红土围墙,园内蓊郁苍翠的古木高过围墙向游人展示着它蓬勃的生命力,未进园门,已使人有一种森严幽古的感觉。抬头望望悬挂在正门上方的贴金匾额“晋祠”两个字,据说是陈毅前辈于1959年5月22日游晋祠时写下的。
从大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台子,它就是“水镜台”。从建筑结构看,它体现了楼、台、殿、阁四种风格,是当时农民敬神、娱乐唱戏时的戏台。“水镜”二字,取于《前汉书 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昭然若揭。
离开水镜台西行数步,便来到了会仙桥。桥下是著名的智伯渠,蜿蜒东流。相传这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智伯为水淹退守晋阳的赵襄子而修的,结果却是赵、韩、魏联合灭掉了智伯,尔后三家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山西的又一名称“三晋”即由此得来。人说智伯渠的水有“多”“清”“静”“柔”的特点,但此时的水却只能称得上“静”“柔”,有点可惜!
穿过四隅各立一铁筑武士的金人台来到对越坊。相传,明书法家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百医无效,后在吕祖爷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到:“添砖加瓦”,高应元仔细观察园内后便选择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对越”语出《诗经》中的《周颂 清庙》。“对”,意为报答;“越”,意为宣扬。“对越”即为“报答宣扬祖先恩德”,此处是报答宣扬母德高尚,应是一语双关,既指自己的母亲,也指圣母邑姜。
对越坊的两翼是一对钟鼓楼,晨钟暮鼓,警醒世人。山东兴国寺有副对联就是这样写的:“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跨过对越坊,就来到了被文化部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的“献殿”。它是供奉圣母的享堂,因名“献殿”。这座宋代建筑,外观屋顶对称,甚有气势;内视梁架甚为特殊,只是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四周无壁,只有直棂栅栏,使大殿显得格外利落宽敞,既像一座稳重的大殿,又如一幢玲珑的凉亭。整个建筑给人一种肃穆虔诚之感。
献殿的背后便是晋祠的主殿——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殿身四周建有围廊,显得整个大殿十分宽敞。圣母殿是祀奉唐叔虞之母邑姜的,这里长短楹联多达九副,其中多半是“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这类歌颂晋源水神的,这恐怕跟清初以前误把邑姜当作水神有关。踏进圣母殿,居中而坐的是圣母的塑像,她头带凤冠,身穿蟒袍,凝神端坐,仪表非凡,显示出那种贵夫人的神气。圣母的周围是四十二名侍女,这些塑像在塑造技法和艺术风格上,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完全是人间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写照。我国雕塑艺术家刘开渠教授在《中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一文中,对这组侍女像大加赞扬,并评定它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他说:“四十余尊宫女,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大小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势自然,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全身比例适度,服装鲜艳,衣纹轻快随身体动作而转动。我们站在这些像中间,不但看见她们轻巧的行动,还好象听见了她们清脆的笑声,快乐的言谈,和不乐意的小小的风言风语,清楚地了解她们彼此间的思想感情关系。”著名的中央美院钱绍武教授称她们简直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很有个性……
从圣母殿往南,看过水母楼来到被称作“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站在石堤上,向下看去,水浅浅的,底部是暗绿的长生萍,总之找不到几分美感,我的心头升起一丝淡淡的失落。据说,文革前难老泉的流量是每秒一个立方米以上,从它的名字“难老”我们也可以想象它曾经的青春。然而,我的面前却是……我站在“不系舟”上,闭了眼,一遍一遍吟诵着李太白的诗句:“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离开难老泉时,我再次看了一眼傅山先生书的“难老”二字,感觉它已经老了。
向东行看过了真趣亭、同乐亭、胜瀛楼等,我来到了北部。
踏着高耸的石阶,走进唐叔虞祠。前院围廊四绕,布局对称,古树参天,淡雅清幽。穿过布满石刻的围廊便来到了后院。跨进正北的唐叔虞殿,两条蟠龙盘绕在两根红漆圆柱上,活灵活现,架势欲飞。唐叔虞塑像端坐在神龛内正中,他身着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两个侍童分别站在两旁,另外还有两位文武大臣在他面前对峙而立,给这座幽深的大殿增添了肃穆气氛,也让唐叔虞显得更加威严,故后人有诗赞曰:“唐国封桐七百年,一戎衣而有天下。”
从唐叔虞祠出来继续西行,来到了朝阳洞。“朝阳”语出《诗经 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意思是凤凰向着初升的太阳唱歌,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事实也正是这样,此洞初建时是专供骚人墨客、学者名流作诗写文章施展才华的地方。阁前筑五十三级石阶(原为道家筑的七十二级,代表七十二福地),是佛家改筑的,代表“五十三参”。据说初进寺院的僧人,学习时必须向禅师五十三参,这样才能领受到佛的妙谛。登上五十三级石阶,仰望头顶,蓝天白云;俯视脚底,殿宇古木,微风拂面,心旷神怡,真有“欲界仙都”之感。
又看过了云陶洞、吕祖阁等,我沿中轴线返回。一路上,从眼前滑过的是或古树,或亭台;或流水、或殿宇,走近它们,就走进了或画幅、或传说、;或诗境、或历史……
不觉,已到了大门口,再回头看看这古树掩映下的殿宇亭台,随口吟出郭沫若早在1959年游晋祠时写下的著名诗篇:“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馨,飞梁荇立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车已驶出了好远,但仿佛还徘徊在园内……

king 发表于

原始链接:http://www.uuzone.com/blog/uu_1126586/42071.htm
转自:2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