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祠之行 |
[游记]晋祠之行 |
2007-07-19 sina.com.cn |
昨天去晋祠了,终于看到了传说中有名的晋祠,别人都说“不游晋祠堂,枉到太原”,所以既然来到太原读书就趁这个长假去这个地方看看了。 去了以后觉得晋祠的确是个很值得去的地方,进去后先绕过没有什么意义的晋祠公园,然后就进入了真正的晋祠。 晋祠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东西走向,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于北魏之前的建筑群,有1500余年的历史。走进院子,是古代的一个戏台——水境台,取自"清水明境不可以形逃"一句,意为奸良是非皆被人知,水境台三个字隽秀洒脱,是晋祠的三大名匾之一。 “水镜台”后面是对越坊和献殿,“对越”也是晋祠的一大名匾,再过去是称为晋祠国宝的“鱼沼飞梁”,沼者,指方形的湖,当中有鱼,故名鱼沼,上面架了一座中间翘起的十字形的桥,像两座桥十字交叉,中间高,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故名飞梁,这座桥是中国最古老的立交桥,桥式结构奇特别致,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孤例。 鱼沼飞梁后面是晋祠东西主线上的主要建筑圣母殿,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被认为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昨天我们去的时候大殿没有开放,只能在外面隔着栏杆看看,很是遗憾,大殿内供奉的是唐叔虞母亲的雕像,其身旁的42尊仕女泥塑同难老泉、千年柏树一起被称为著名的晋祠三绝。仕女像分两边四排在圣母的两旁,依据不同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位、表情、衣着来安排塑造的,左边的第五个侍女头戴很大的红花,身飘彩带,手拿绢巾,像一个长袖善舞的舞女,她身材细长,从正面看含羞带笑,而从侧面看她眼睛红肿,眼角含泪,一副悲苦的神情,刻画了古代宫中戏子一面强颜欢笑,一面伤感落泪的心境,灵动、感性让人心惜! 圣母殿右边是晋祠之水——难老泉,只可惜由于山西煤矿的过度开发和济南地表的下沉,难老泉已经没有水了,靠人工抽水复述的景象已经意义不大,汩汩而出的自来水少了泉水的清澈和灵动。同时“难老”也是晋祠的三大名匾之一。旁边是一座小庙,供奉的是难老泉的传说水母柳氏。 圣母殿的另一边是一颗三千年的柏树,据说仅次于陕西四千年的神木,是第二古树,树干已经倾斜至贴近地面30度左右,横着生长出去,搭在圣母殿重檐的瓦片上,郁郁葱葱。 游完晋祠又让我更深一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希望下次长假能有机会游一游山西别的名胜,饱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45fa26010005j31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