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之行(尾声)---晋祠和刀削面 |
[游记]山西之行(尾声)---晋祠和刀削面 |
2007-08-06 sina.com.cn |
(接上) 游览乔家大院完毕,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第二天早上8:00,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旅程,太原的天空依然阴沉着,一点也看不到太阳灿烂的笑脸,也许已经适应了巴士的颠簸,车一起动,随着晃动我便又昏昏欲睡,导游一路上的讲解我也未听清,大约1个钟头左右,我们到达当天游览的景点---晋祠。 晋祠,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这里环境优美,树木与亭台、殿宇交相辉映,是国内少有的祠堂式园林建筑。 据院内导游讲解,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和文艺价值。其中园内的柏树生长形状是较为奇特,蜿蜒如阶梯状探入云宵,让人惊叹。绕过水镜台,来到金人台,太内矗立四尊铁像, 除西南隅的那尊铁人外,其余的铁人铸造粗糙,相貌丑陋,满身光亮已经退尽,而西南那尊则历久弥新,光亮依旧,五官也较为精致,据讲解该尊铁汉是北宋绍 圣四年(1097)所铸,不纯粹是用铁打,而是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成为合金,才使他不易生锈,我想跟现在制作“不锈钢”的原理是一样的。听说用手触摸他的肚子能带来财富,抚摸手掌能带来运气,但必须遵循“男左女右”的法则,我们便挨个触摸了一番,也为沾沾喜气。 走过金人台,我们来到了祠中的“三绝”之一:鱼沼飞梁,其梁柱为莲花状,伫立于水中,平面呈十字型,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逼真,让人慨叹其鬼斧神工。 通过“飞梁”,我们来到了圣母殿,大殿为木制结构,其用来支撑大殿的梁柱并不是笔直耸立的,而是向内倾斜,据介绍此种结构是当时的一种构建方法,采用此方法,殿内可不再用任何梁柱支撑,让我暗暗赞叹,古代建筑学构思之巧妙。更巧的是,每根廊柱上有八条盘龙,真是巧夺天工。圣母殿左侧便是第三绝“难老泉”的源头,俯瞰下去,泉水沸腾,冒着白烟,据说泉水的温度长年保持在18度左右,手感温暖舒适。 由于游览的时间太短,我还未对园内的景致细细品味,便急匆匆的离开了,这对我来说也许是一种遗憾。晋祠游览的结束,也意味着我们这趟山西的行程完毕了。后来所去的大寨,因没有什么景点,就在此略过不提了。 来到山西就不得不提山西的面食,山西的面食和它的醋一样也是闻名海外的,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追溯起来,大概有两千多年了。以面条为例,就品种繁复,原料多样,包括“刀削面、拉面、圪培面等”十几种,由于行程的安排,我们未一一品味,只是在最后一顿晚餐时品尝了山西面食中大家熟知的“刀削面”,顾名思义,刀削面全凭刀削,削出来的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在我记忆当中,做刀削面的师傅,都将一团面放在头顶,用一柄弧形削刀将面团一片片削入煮沸的锅中,刀法让人眼花缭乱,面片在空中划一弧线,恰似流星赶月,落入锅中的面片,又有如银鱼戏水,霎时好看 。我一直想现场观看此表演,结果令人惋惜的是当天就餐是没有表演。但是刀削面的口感还是很不错的,入口外滑内筋,再配上番茄鸡蛋或肉末炸酱,简直就是味美至极,让人不自觉的能吃上好几碗,再这里额外提一句,如果再加一点山西当地的老陈醋,味道更佳。据说,每天喝一壶醋,会美白容颜的。 至此,山西的旅程就介绍完毕了,我想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也想去 一趟山西,喝一壶醋,品一品刀削面呀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9dfdca010002oa2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