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祠游记 |
[游记]晋祠游记 |
2008-03-05 sina.com.cn |
上午,同行者自停车场步行八百余步入祠。祠内殿宇巍峨、古木参天,更有鱼沼飞梁、流水潺潺。沿中轴线自东向西,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依次排列。北有唐叔虞祠、昊天神祠、文昌宫,南有水母楼、难老泉亭、舍利生塔。其间,清泉穿行、溪流环绕,幽廊曲径、蜿蜒回转,周柏隋槐、傲骨临风,布局紧凑,俨然皇室宫苑。导游戏曰:鱼沼飞梁形制奇特,造型优美,呈十字构造,通东西南北,乃现代立交桥之始祖也。吾等笑然。后查典籍,现存实物仅此一例,确属珍贵。而难老泉被认为三晋第一泉,乃正统之说。唐代诗人李白笔下之“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佳句,即是咏诵“难老”之作。“先有难老泉,后有万亩田”,晋祠大米闻名遐迩。北宋诗人范仲淹“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即为咏颂难老泉之功。悬瓮山为晋水之源,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攻打赵襄子,引汾、晋二水开凿“智伯渠”,水淹晋阳城,“水淹三军”典出此渠。圣母殿“际山枕水”,前临曲沼、后拥危峰,供奉姜子牙之女邑姜。邑姜者,周武王之妻,唐叔虞、周成王生母也。殿内环列之侍女像,造型生动自然、姿态逼真俊秀,为宋代真迹。舍利塔琉璃瓦顶,高耸入云,比邻银杏两株,历经千年,繁茂至今。人称晋祠三绝——古木难老侍女像是也。 至正午,同游者聚餐。从者曰:晋祠之妙,妙在殿宇与古木相得益彰、千年不朽;晋祠之幽,幽在悬瓮山下、晋水之源,水环廊宇、风景独秀;晋祠之功,功在物产丰饶、滋育后人;晋祠之美,美在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晋祠之古,古在《水经注》有载,建于北魏之前,历经隋、唐、宋修缮,古建荟萃、古韵新风。然矣! 我自以为,晋祠之最,在于“周柏隋槐”,老枝纵横、盘根错节,生机勃勃、挺拔入云,极尽沧桑古韵、精神苍郁,生命之美、令人崇拜。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之所以言其为最,因其历经千年岁月依然苍翠,全凭着一股执著;之所以言其为最,因其历经风吹雨打依然挺拔,全凭着一种倔强;之所以言其为最,因其历经时事变换依然风韵,全凭着一种孤傲。此为生命的极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6355401008vdv.html2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