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祠 |
[游记]晋祠 |
2008-05-22 sina.com.cn |
晋祠 早在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就学过一篇《晋祠》的文章,因为年 代久远,我记不清它的作者了,也没有能够找到原文。那时侯,只是通过作者的笔触对晋祠有一些了解,只觉得晋祠好美。第一次去晋祠是1998年的夏天,那时晋祠真的很美,碧树参天,拍下来照片背景都是墨绿色的,真的很喜欢这个地方。只是到后来污染破坏的厉害,以后去的几次不禁有些失望了。 晋祠,现在属于太原市晋源区,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所以交通很是方便,不用做什么旅游车,在火车站坐、804、848、856就可以直接到了,新近太原市刚调了公交车的票价,大概票价是2.5元了。晋祠,最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注》一书中,对当时的晋祠做了这样的描述:“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由此可见,早在1500年前,晋祠就具有相当规模了。晋祠里有许多历史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晋祠里有许多文物古迹,其中,宋代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代的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难老泉、侍女像、周柏并称“晋祠三绝”。 圣母殿,奉祀的是周武王的王后、太公姜尚的女儿邑姜。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殿四周围廊,为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她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大家可能都看过对侍女像的描述,可能是因为年代太久远了,损毁严重,看不清面目表情,也可能是“外行看热闹”吧,我没有办法看到像书上所说的那样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只能看到有许多的尘土,不过体态到像书上所说的那样是婀娜多姿。 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巧夺天工,是中国现存唯一 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它俯看就像是一只飞鸟展翅欲飞,我没办法拍到它的俯视照片,只好借用一张了。 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为全木制结构,整体无一根钢钉。中国劳动人民真实太伟大了!听导游说,在后来翻修时为了加强他的稳定性才加入了钢钉。 晋祠里有许多参天古树,像什么“周柏”、“唐槐”等等。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 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周柏的下面的树干上,有一个像眼睛的地方,被称之为“龙眼”,因此有“摸摸龙眼,眼清目明之说”。 最后再说说难老泉,这是挺让我伤心的一处景观了。第一次去晋祠的时候,觉得晋祠真是美,就跟课本上写的相差无几。尤其是难老泉,真的能 够体会大诗人李白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了,尤爱那泉下弯弯曲曲的回廊,上面是参天古树,下面是流水潺潺,还有条条红鳟在水中嬉戏,真是美不胜收了。直到2003年再去晋祠的时候,晋源的水刚刚断流,但景色依然美丽。再到今年春天的时候再去,难老泉只能靠水泵来供水了,下面溪水的水面漂浮的都是青苔了。 其实晋祠是个美丽的地方,只是毁损、污染的厉害,好多美丽的东西已经不能显现出它昔日的风采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3ce29010003in.html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