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游晋祠 |
[游记]重游晋祠 |
2008-05-22 sina.com.cn |
五一前夕,我问过一些朋友,都有什么休闲的去处,回答几乎都是去外地旅游。以前的假期,总是一门心思想着外面的风景,三亚的沙滩、桂林的山水.......这些名胜不能说不好,但总是有那么一点生分。望着自己身边的城市,想着太原跌宕起伏的历史,再想起五千年中华历史看山西,我突然有一种惭愧的感觉----如果我们连自己身边的历史都不清楚,有什么资格去外地畅游? 所以选择了晋祠,选择了这样一个寻找太原根的地方。那天一大早,一家人驱车去往晋祠,风悠悠云悠悠,感觉身边的风声带着我进入那多年前的历史。到了晋祠,周围的环境让我感觉惭愧,拉客的,卖小吃的,现代人的世俗让我无法触摸那段春秋历史的温度。说起来,太原有一段悠久的歌谣,如果不是一把北宋年间的烈火,我们完全可以独享文化名城的尊容。也就是说,如果有晋阳古城在,哪里有现在平遥的风光。之所以去晋祠,对我来说是有一个心结,隋唐的血液到现在还在我们的脉搏中流动不息。隋炀帝杨广做过晋王,李世民做过太原的公子,暂且撇开王朝的兴替,太原这一方水土自古就有这样一个养育的养分,让你成长,又让你有承受着责任。现在的晋祠远没有往日的香火,蝇营狗苟的小商小贩围绕着这样一个名闻天下的名祠。我在做记者的时候,曾经在这里暗访过,因为层出不穷的宰客方式,晋祠一度成为我和很多人爱之恨之的地方。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分丰厚的家产,我们却没有胸怀来经营。我第一次到晋祠的时候,是刚到太原,因为梁衡先生的那篇文章,既然到了太原不到晋祠都觉得不好意思。记得当时匆匆忙忙转了一圈,淡然留不下任何印象。其实说山西的历史,总是逃不过“剪桐封弟”的来源,相传周成王即位,周公辅佐,成王和三弟叔虞开玩笑,拿着一片凋落的桐叶对弟弟说------如果你听我的话,我就封你到唐地做老大。这样的玩笑其实恰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不当真也就罢了,可惜当时有周公辅佐,既然王者无戏言,说到就要做到,搞的成王无法下台,于是就把叔虞封到现如今山西在地方。因为这一情愿或者勉强的一封,就有了我们如今的晋祠。从正门出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晋祠公园,这个地方的游兴不大,除了为纪念太原2500年历史所塑的那群唐王重游晋阳城的雕塑外,最值得人唠叨的便是阎锡山包养二奶的花园,如果一定要留点想象,也就是公园右侧的雨花寺,传说当年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前在此卜过一卦,也因为这一卦造就了如今寺院的香火日隆。过了公园,就是晋祠真正的核心。晋祠所谓的“三绝”“三宝”“三匾”,只是在你畅游当中可有可无的一段念想。之所以说可有可无,无非是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体味,那些北宋年间、明清时代的故事对我们现在来说只是一点游览的鱼饵而已。我游晋祠,不在乎什么亭台楼阁,不在乎什么千年的传说,唯一在乎的是不是它能够消释这千百年后的心情。那楼牌、那流水,经千年不息,分明就是一个民族滚流不停的血液。那天,在晋祠我唯一祭拜的地方就是张家祠堂,作为黄帝后人分支的荣耀让我分享到一个做为张家后人的荣光。其实也原本没有什么,你是谁的后代并不重要,老祖先即使地下有灵,隔山隔水的历史已经让他们无法保佑我们现在的命运。历史就是这样,你和你的祖先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都不肯相信那些所谓的佛祖和卦相。这就如同我们看一部电影,欣赏即可,千万不要当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64e24d0100080n.html2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