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色深浓(一)晋祠春光深几许

[游记]晋色深浓(一)晋祠春光深几许

2008-07-01    sina.com.cn

前言:我是上周五下班前那刻才决定去山西的。从京石高速段还算顺利,石太高速则是与想象中一样困难重重。当运煤大车夹杂着渐缓渐急的雨,不停出没于我左右时,我几乎想放弃并掉头回京了。只是开着开着,除了继续在高速上小心前行,我似乎连掉头的勇气都消失了。开车从北京经石家庄到太原,已是夜里十一点了。这是我第一次踏上三晋的土地,虽然曾经也有过许多机会,但那些或人为的或被影响的印象渐渐镌刻于我的脑海当中,令我放弃了本应更早到来的机会。

太原似乎很少有这么持续的雨天,当我一早到达晋词的时候,我发现它居然是一个水灵灵的恍如江南的园林。我第一次知道晋祠是在中学课本中的《难老泉》,后来才知道原来晋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居然就是太原乃至整个三晋大地的代名词。再后来,我在邮票上欣赏到了晋祠栩栩如生的宋代彩塑伺女像。

其实太原原本也是水泽之国,除了现在仍在却日渐萎缩的汾河,还有一条历史上曾润泽过太原的水系便是从难老泉出来的晋水。只可惜整个三晋大地在煤矿的开采与保护地下水源方面没有平衡,这条自《山海经》便有记载,直至上个世纪的中学语文课本里还在说的汩汩不断涌出的水啊,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晋祠是为了纪念周武王之子唐叔虞首次将晋定为国号而建的。有关晋祠的历史最早见北魏的记载,而今留下的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大多为北宋风格建筑。而在晋祠前面正在兴建一个全新的晋祠公园,一进门便是一座巨型的青铜像,为唐太宗与魏征、尉迟恭、长孙无忌、李靖等人群像,虽然是现代铸品,却也气势磅礴。

经过阎锡山的别墅,再往前过一个新仿的鱼沼飞梁十字桥,便是晋祠入口了。晋祠为坐西朝东的中轴线建筑,最东边便是建于明代的戏台——水镜台。前行便是合仙桥,桥下是曾经灌溉过太原城的智伯渠,可惜后来之前提到的原因已经干涸,现在桥下的流水为人工循环水。走过去便是金人台。台上立着四个铁人,立于西南角的那个为最原始的北宋制,相传摸摸它的肚子扯扯他的耳垂便会有好运降临,这几乎成了所有游人必摸之物,我当然也是游人,我当然也来好摸一翻。

再向东几步穿过对越牌坊后是建于金代的献殿,用于陈设祭品用,整个建筑未使用一根铁钉。走过这个像凉亭的四面空空的献殿,前面就是现存唯一的一座十字型桥梁——鱼沼飞梁。只可惜,太原50岁以上的人曾经记忆里从这里的纵身一跃,进入清澈激情的泉水当中的画面已经无法呈现,我只能看着这死气沉沉的水毫无表情地从飞梁下过去,我相信属于晋祠和太原人的这段记忆会变得异常珍贵,却也会慢慢随着这水悄悄流走,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鱼沼飞梁的那端连接的就是背靠着悬瓮山的圣母殿,这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北宋,供奉着唐叔虞之母,也是周武王之妻和姜子牙之女——邑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殿上方有许多各个年代留下的匾,还有就是亲眼瞧见了那43尊宋代泥塑。她们是宋代深宫中的艺人,幽怨与麻木写在脸上,经过这么多年的日出日落,她们在殿里安然无事,而那些制造她们的匠人早已灰飞湮灭了。殿外的春光已随着连绵不断的春雨降临,这一切与她们似乎无关,殿内依然昏暗着,尘封起的大门与窗棂,似乎将殿内的人儿阻隔在了那个年代,而殿外的我们则只能远远地在春光里偷窥她们依旧被禁锢着的无奈与忧伤。

大殿外柱上盘着八条褪色的木雕龙。殿北是周柏,相传为西周种植,为中华第二柏(注:第一柏为陕西黄帝陵的轩辕柏,相传为黄帝手植,具体吧见《西游三秦》游记)。它与地面呈40度角的方向向圣母殿倾斜,在快要压住大殿之前被一棵后起之柏支撑起来。大殿南侧便是难老泉亭,下面滚动的泉水夹杂着水泵的声响,我们用现代科技破坏了四方水土令这泉水在40多年前干涸,然后又利用现代科技重新令泉水喷薄而出。只不过,这水不再是李白笔下如碧玉般的活水,也不是范仲淹笔下“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的不老之泉,而且我们日常生活用的“自来水”。难老泉,真的老了,但心脏起博器真的有用吗?

在折回的路上,我顺着泉水经过了亭台楼阁,看到了绿意盎然与桃红柳绿,看到了南北晋人用三七分十孔泉水,还看到了参天直上的两棵陈毅手植的高大白杨。我将我钟意的一一用镜头纪录,而对其他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用眼睛过滤掉。

从晋祠出来,雨非但未停,反而明渐大之意。我仍忘了回头,径直向上了高速,向下一个目标开去。

全屏看圈子文章点这里

今日音乐:古巨基-春天(右键另存下载)

以下为晋祠中轴线由西向东的建筑路线:

立于晋祠公园入口的李世民与功臣的巨型的青铜像

晋祠大门

戏台——镜月台(正面和背面)

智伯渠

合仙桥

金人台上西南角的北宋铁人

金人台上看对越坊

对越牌坊

金代的摆设祭品的献殿

鱼沼飞梁——十字型石桥

圣母殿

圣母殿外柱上盘着的木龙

圣母殿内的牌匾之一

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侍女像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e552701009c3y.html3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