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绵山游记

[游记]绵山游记

2007-07-16    

绵山游记
初夏四月,琐事往山西介休。中得空半天,得往当地名胜绵山一观,记之。
介休之得名,盖因春秋时晋文公重臣介子推。文公重耳,初落难,子推随凡十九载。曾有“割股啖君”佳话留世。
重耳成,称文公。重赏当时功臣,子推辞,携母往绵山避世。文公求之不得,遂放火以逼,子推抱山而逝。傲然骨气,气贯千古。后人以介休名之,盖取介公休息之意尔。

去介休南40余里,有山绵延,是为绵山。介休地处晋中,平原谷地,偶有丘陵,惟绵山气势磅礴,怪石嶙峋,殊为一景。
沿山门而上,约数十余里,直通景区深处。路盘山而建,地势虽险但道路宽阔,车辆一路络绎不绝。
绵山景约几十处,有道有佛,有山有水有树,亦有文人骚客留迹,于文于景,不负虚名。
栖贤谷深约20余里,幽深陡峭,景致怡人。午十时,从沟底溯水而上。沿谷底两岸,皆为陡峭石壁,旁有铁链栈道相接。行人攀铁链踩铁栈道而上。险要处,两壁相接,天仅一缝,下有溪流簌然,人仅贴壁而过,回首下望,心惊手颤。
谷底水流,清澈透明,但无一鱼存焉。两旁石壁,多有石刻题字,有笔法飘逸,赏心悦目者,亦有往来文人留诗赋词,但文采斐然者不多见。
栖贤谷附近山峰,多有植被。中间以栎树居多,山顶以松树为甚,分界豁然。时已初夏,山下平原地带,树已墨绿,而山中气候稍冷,此时刚吐新芽,鹅黄一片,蔚然有雾笼罩,别有景致。
半山之中,有山泉曰“鹤鹿泉”,传为鹤鹿救文公之地。有山泉自岩中喷涌。随行中有小童,向泉而喊,泉自喷薄,声停泉歇,如是者三,小童欣然,以为己有灵验。
折过谷底,沿山麓而上,有介公墓立于山顶。山峰之上,松柏葳蕤。有松异相,干多白斑,颇似泪竹,问之山人,皆不知何故。
介公墓在山顶之上,正峰北侧,依峰而劈,有墓碑在。隶书撰曰“介子推墓”。依年代及文风习俗看,似是后人所撰。
介公墓前,有石碑若干,为历代后人景仰所立。自汉以清,各有碑传。此处山深,兵火恐难及,两千年来,碑墓得存,此介公之神明也。
沿山北麓而下,半山之中,有介公寺。依山岩而建,中顶高四十米,阔及百米。正中供有介公及弟子神像。环殿而建,祥云飘绕,雕梁画栋,气势虽恢弘,然肃穆古朴,于山顶之墓之碑,相去甚远。
午后,往水涛沟。比及栖贤谷,此处不够幽深艰险,但水流沛然,人复接踵,了无兴趣。沟中人造景点比比,更煞风景。唯一可取之处,在一巨石上有书“绵山道深”。另一绝壁处曰“涤尘”,上有“高人矮山心清浊水”八字。然此八字,以当今世道之浇漓,无法使人信然。
返程途中,亦有绝壁林立,奈何时间不待,无心驻足而。

评论 (3) |

原始链接:http://jkan30.blog.sohu.com/2839393.html
转自:5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