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介休市东南,距市区20公里,是晋国名臣介子推殉难的地方,也是一处融自然山水和佛道文化为一体的景区。 绵山主要风景点有龙头寺、抱腹寺、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等。龙头寺位于绵山入口处,寺分上下两层,这里地势险要,绿树如茵。抱腹寺是绵山一处不可不去的险绝之地,整个寺庙的 20多间大殿都深藏在抱腹岩下,风雨雪都无法侵入,这种建寺环境实属罕见。寺内还有许多唐、宋、金、明等朝的碑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唐汾洲抱腹寺碑”。 介子推殉难的地方就在抱腹岩上的铁索岭顶部,这里峰峦叠翠,绿意盎然。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于外,介子推跟随他漂泊了19年,并在他饥不能食之时“割股奉君”,是当时有名的忠臣孝子。后来重耳复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却没有邀功请封,而是带着老母亲隐居在绵山。晋文公得知此事后,随即赶到绵山请介子推出山,奈何他高低不肯出来,于是晋文公就放火烧山,以为这下介子推一定会出来。大火连烧三日,整座山都烧完了,仍不见他的人影,派人进去一看,原来介子推真是宁死不肯出山,已经和老母亲抱着一棵树烧死了。晋文公懊悔不已,于是用这块残木作了一双木屐,以此提醒自已不忘介子推,“介休”之名亦是从这件事而来。 清朝时,平遥有“小北京”之称,因为这里有实力雄厚的商家坐镇,以日升昌为首的八大票号,所经营的汇兑业务通达国内45个城市,甚至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都可以看到日升昌的字号,足见其财力之盛。 明清一条街位于古城南大街,整条街完全是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走在街上,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街面不宽,窄窄的,两边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小店都是砖木结构,有出售平遥特产的,也有特色小吃店,卖纪念品的。在明清街上你还可以看到一些只在电影中见过的招牌,比如镖局,走进去还可以了解这家镖局的历史。你可以花不多的钱在这里选择一些蛮有意趣的小物件,比如古式的小摆设、老旧样式的锁等等,既可以自己留作纪念,也可以馈赠亲朋好友。 平遥县作为一个旅游热点城市,城内建有不少的宾馆,可供人们下榻。当然最好是住在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屋内: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中间一个小小的天井、木制的门楣和地板……住在这样的地方,才能更好地体味古城的神韵。 平遥古城明清一条街的天元奎名气很响,不预订的话会没有房间,明清街上别的客栈也多,但大多数借着地段好,价格也开得高。建议住县衙街的民俗招待所(县街和明清街是垂直相交的,很容易找),招待所就在平遥县衙斜对面。60元/间(2张床),加床也可以,不用加钱,只要你要求,老板可以24小时提供热水。招待所最大的好处就是清静,比起明清一条街的喧闹要好多了。 晋菜的基本风味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菜点可分为南、北、中三派。南路以运城、临汾地区为主,菜品以海味为最,口味偏清淡。北路以大同、五台山为代表,菜肴讲究重油重色。中路菜以太原为主,兼收南北之长,选料精细,切配讲究,以咸味为主,酸甜为辅,菜肴具有酥烂、香嫩、重色、重味的特点。晋菜中的传统名菜有糖醋鱼、锅烧羊肉、葱爆柏籽羊肉、拔丝山药、铁碗烤蛋、腐乳肉等。山西著名的风味小吃有“头脑”、刀削面、拔鱼、猫耳朵、莜面栲栳、闻喜饼等。在调味品中,清徐的老陈醋、代县的辣椒、雁北的胡麻油、应县的紫皮蒜均十分有名。山西面食尤其著名,品种多,吃法别致,风味各异,成品或筋韧或柔软,无不滑利爽口,余味悠长。最奇的是山西面食可以成宴,且从头至尾不会相同。 平遥牛肉是平遥久负盛名的特产,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四方驰名。它选用优质的小牛腿肉煮熟后腌制而成,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酥可口。历史上,平遥城加工五香酱牛肉的著名作坊有“隆胜旺”、“兴胜雷”、“自立成”等老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