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旅游攻略

[游记]五台山旅游攻略

2007-07-16    fengniao.com

·五台山旅游攻略【资料】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旅游局、林业局向世界推出的35张旅游“王牌”之一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也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早在东汉时期五台山就有佛寺建筑,迄今这里仍保存着唐代以来历代寺庙建筑47座;五台山又是国内唯一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但对于它作为避暑胜地———清凉世界却知之甚少,每当华北地区热浪滚滚,五台山台怀镇的最高气温却只有28℃,最低气温在15—18℃之间,可谓凉爽之极,宜人之极。
五台山顾名思义,由五个台顶组成。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这五个台顶,五个山峰,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其中,以北台为最高,海拔高度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甚至有“站在中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五台山的绿色植被,把五个台顶围裹起来。站在任何一个台顶上,都会有黛色参天的感觉。
五个台顶全被清凉所笼罩。这些台顶中,蕴藏着万年不化的坚冰,台顶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极端最高气温也只有20℃,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4.8℃,七月份最热时,平均气温为9.5℃。
据《清凉山志》载:“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这里气候寒冷,每年农历四月解冰,农历九月积雪,盛夏季节,绿草红花伴随台顶千年不化的坚冰,气候凉爽,尤其是农历六、七月间,别处三伏骄阳,燥热难耐,而五台山却山高气爽,清凉宜人,清风徐徐,拂人面颊,有时天上飘过几片白云,地上就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还略有些凉意。此等景象,别处少有,让人称心惬意,留连忘返。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诗赞曰:“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为此,五台山又名清凉山,这里还有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的五台山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耕作。当时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普渡众生。他听说东海龙王处有一块歇龙石,清凉无比。于是便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到外布雨归来,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拿去,青龙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为了造福于人间,特来求援的。老龙王见他态度如此恳切,实在难以拒绝,便勉强答应说:“顽石不轻,无人相帮,大师能拿得动就拿走吧!”文殊菩萨听到此话,走到清凉石跟前,口念咒语,手指轻点着石头,清凉石立刻变成了弹丸。他把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文殊菩萨立即从袖中将清凉石安放在中台南面一条长达40里的山沟里,五峰山顿时变成清凉宜人、百草竞发的天然牧场了。从此,那条山沟被命名为清凉谷,清凉谷里修了一座庙,名曰清凉寺,五峰山也随着改为清凉山了。现在五台山瓦厂村东北的清凉寺院内的那块长5米、宽近3米、厚2米、围15米多的大石头传说就是当年文殊菩萨从东海化缘得来的那块清凉石。

【交通】
火车
k701 北京21:13 五台山03:46 硬座51元 软座78元 硬卧97元
7095 北京06:37 五台山15:04 硬座25元 软座43元 无卧铺(上车补)
k702 五台山00:31 北京07:10 硬座51元 软座78元 硬卧91元
7096 五台山13:08 北京21:22 硬座25元 软座43元

汽车
从北京六里桥汽车站发车,票价150元,约十小时到达,发车时间不详。有对开车,每天早7:00从台怀镇汽车站发车。
五台山火车站至台怀镇:10~20元,两小时到达。
台怀镇:镇很小,大多数地方步行可以到达。
台怀镇至佛母洞:一至二人,摩托车为最实惠安全的交通工具;人多可以合租小巴。单程车费10~15元。

转自:http://www.fengniao.com/travel/34/343780.html2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