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散记 凉秋9月,太原市政协的同志陪我们到五台山,这里是佛教圣地,也是革命老根据地。历史上有杨五郎、鲁智深等种种美好的传说。沿途我们看到的是崇山峻岭。当年晋察冀的战斗故事一幕幕在我的脑子里回荡。 晚上我们住的一家旅店里,第二天参观寺庙,远处看去整个山都是寺庙,就像建筑在山上的一座寺庙城市,每个寺院都用砖墙围起来,各有各的菩萨,各有各的的和尚。 在这里我想起《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他当年是在这里的文殊院举行剃度仪式的。后因不守寺规,吃狗肉喝酒大闹僧堂,打坏金刚,打烂山门,智真长老把他打发走了。他在这里的时间是半年左右,却留下千秋佳话。现在文殊院也许变了,这座山城也不是当年施耐庵笔下的五台山了。我没有去寻找鲁智深的遗迹。但有人说毛主席当年说过, “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是否确有其事?我问了其他同志,他们给我讲了一段故事: 1937年秋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重创日军之后,在政委聂荣臻等率领下进入五台山建立抗日根据地。这时五台山有庙宇300多座,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的是和尚,黄庙住的是喇嘛,加起来共有数千之众。聂政委提出 “和尚、喇嘛也是我们的朋友。” “他们出了家,但并没有出国。”这些和尚喇嘛们在我党的政策感召下组织“仪仗队”,穿着黑袈裟吹着短箫、长笛,打着皮鼓、小锣热烈欢迎大军进山。后来相当一部份僧侣参加了抗日工作。拿起刀枪在山关隘口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倾其庙寺所有,为过往的抗日队伍提供给养;还有不少青年僧人参加了八路军,走上抗日救国的最前线。 1938年6月,国际友人白求恩从延安到五台山前,毛主席专门同他谈了话。毛主席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水浒传》中有个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八路军出师华北后,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就驻在五台山。毛主席还风趣地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是新的鲁智深。” 白求恩在到晋察冀的的路上,向陪同人员详细询问了鲁智深的故事。他到晋察冀后称赞聂荣臻说:“你这个鲁智深,同《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可不一样啊!鲁智深醉打山门,破坏寺庙,向和尚耍威风,你保护寺庙,发动和尚抗日,新旧鲁智深大不相同。” 我想白求恩说得好。《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个鲁莽的和尚,也是个好汉。但仅是一个梁山好汉而已。聂荣臻是知识渊博的开国元帅。他勇可率领大军威震敌胆。智能发动千百万群众共同抗日。心似慈母,在战争中收养日本孤儿。得到人民的爱戴。 毛主席、周总理在1948年东渡黄河后在五台山塔院寺住过一个晚上,这里还挂了一个牌子,有个小和尚私下对我们说,毛主席曾用手揭过一条8341号的签。我们到另一家寺院时也有和尚说毛主席到过他们那里揭过8341号签。后来我问了山西的有关同志,他们说1948年春天,毛主席率领党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经晋西北时到过这里。准确的时间是4月9日傍晚住在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主席、周总理分别由地方干部陪同,观看了寺院的文物。毛主席看了塔院寺、十方堂寺和蒙藏合作社等处。一路上亲切地与僧人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佛事活动,并勉励地方干部一定要保护好文物。周总理看的地方比较多,菩萨顶、显通寺、罗侯寺、万佛阁,还看了量墨殿、铜鼓、铜塔、 “开花献佛”等文物古迹。这些领导人只在这里住了一个晚上。至于揭8341号签之事我想纯属虚构。 我还打听了杨五郎在那个寺院出家,和尚指给我们去处,那是一家正在修理的寺庙。和尚介绍说,这里的佛像是杨五郎用过的武器铸造的。我想这和尚讲的不一定真实。不是说五郎在这里出家吗?为什么神像又是五郎的武器造的呢?但我又想我们不是来考证历史,何况这是野史传说呢?不必太认真了。后来我和其他同志交谈,杨五郎也有一段好故事: 传说当年杨家将在金沙滩与辽军一战,由于奸相潘仁美的陷害导致杨家将大败,杨五郎突围到一片森林里,前无退路后有追兵,在这困难极点的时候,想起一位高僧送给他的那个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顶和尚帽一件袈裟。五郎在万般无奈之际当机立断,头戴和尚帽身穿黑袈裟从树林里走了出来,辽兵看见是个和尚也就让他闯过了这一关。从此杨五郎上了五台山投奔大兴国寺正式当了和尚,抛却人生烦脑以求解脱。可是他有一条不能抛却的是每天要练武,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现在没有兵器了,叫铁匠打造了一条81斤重的铁棍当作健身练武之器,这里也自然有人跟他学习武艺,日子久了也就训练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僧兵。 后来辽兵再次犯宋。宋皇帝看看朝中没有人了,又找到杨家将中仅存的杨六郎挂帅出征,又闻得五郎在五台山,宋天子又给杨五郎下了圣旨,可是杨五郎不愿出山,后来找到和杨家将一向友好的八贤王亲自写信请五郎出山作战。五郎忠肝义胆,带领僧兵配合六郎在雁门关迎入侵的战辽军。传说五郎那条81斤重的铁棍在迎战辽军主将韩昌时,第一棍就把韩昌的钢叉打断了,韩昌转头逃跑,五郎紧紧追上第二棍把韩昌劈成两截,这一棍由于用力过猛,在劈死韩昌的同时碰着旁边的一块大石,也把大石打得粉碎。而这条铁棍也震开了一条一尺多长的裂缝。从此留下杨五郎两棍退辽军的传说。据说这条棍至今存还保存在五台山。我们没有见到这条铁棍。也许是后来说书人编的。但我觉得这段故事很好。五台山的和尚是爱国的。 我在这里参观了十多个寺院。各有各的特点和传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塔院寺。这里建筑的气魄雄伟,据说有殿堂楼房130多间,占地面积15,000万米。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座院寺。这座院寺最为壮观的是大白塔。它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死后,其肉身火化得到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黄金七宝铸成了84,000座佛舍利塔,分布在大千世界。中国有19座。五台山是其中之一,称为“慈寿塔”。到底建于何年?人们都说东汉明帝前就有了。 现在的大白塔据说是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权尼哥设计建造的。这个大白塔把以前的慈寿塔置于大塔的腹中。后来又经过多次修理。白塔高75多,圆周长23米多。屹立在五台山上,塔身洁白耀眼,铜顶闪闪发光,铜铃悠然成韵。我为此写了一首七律: 白塔巍巍入九宵,风吹铃响影摇摇。 神仙佛像由人拜,香烛云烟向日缭。 胜地曾令魔胆丧,红旗长在佛堂飘。 承平旧貌翻新景,点缀江山分外娇。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是革命根据地,现在又是旅游的胜地。祝愿它明天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