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游记

[游记]五台山游记

2007-07-16    chinazsnet.com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方圆五百余里,雄峰矗立,高耸入云,素有“华北屋脊”的美誉。五台山瑰丽的山川景色,巍峨众多的庙宇寺院,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无不闪烁着诱人的华光溢彩,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五台山主要由五座伸入云霄的高峰组成,因五座峰顶宽阔平整,平坦如台而得名。又因其虽然盛夏之际烈日炎炎,而山上却气候凉爽宜人,所以又名“清凉山”。
五座山峰中以北台最高,海拔约3061米,是华北地区的第一高峰。站在峰顶与北天极北斗星相对,仿佛伸手可摘星辰,所以被称为“叶斗峰”。中台叫做“翠岩峰”,最适宜观赏风景。站在峰上环顾四周,群峦翠嶂尽收眼底。西台名为“挂月峰”,东台为“望海峰”,南台叫“锦秀峰”。东、北、西、中四峰在同一弧线上,排列成一弯新月形状,与南台彼此遥遥相对,有人称之为“孤星伴月”。
五台山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庙宇重多,现存寺庙四十七座。据《清凉山志》记载,早在东汉永平年间山上就已经有寺院了,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历代又多高僧大德在此布道传法,皇室、贵戚也多有供养。到了唐代大兴佛教,五台山寺院大增,禅林林立,最多时多达一百余座。到了明、清两朝达到鼎盛,形成了一个佛教文化中心。
当地人称五座山峰之外为台外,五座山峰之内为台内,五座山峰中央有一个小镇便叫做台怀。“清帝御制碑”中称“台怀居五台之中,左襟右带,前俯后仰,若在怀抱。”著名的塔院寺、显通寺、菩提顶及南山寺都坐落在台怀。
车驶入台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白塔,这就是塔院寺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大塔。白塔属于印度式造型,高约75.3米。塔顶装有宝瓶,瓶上饰有华丽的鎏金覆盘和垂带。塔身上挂着风铃,曾有人细心地数过,共有风铃二百五十二只。微风吹拂,铃声清脆悦耳,给人以仙乡佛国之感。
塔院寺以北,就是著名的显通寺。显通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寺庙。占地八公顷,房舍众多。
相传汉代孝明皇帝曾经梦见身高丈八的金人飞进宫中。这时候印度高僧摩腾和法兰带了佛像和《四十二章经》东来我国传播佛法,兴建了天下第一寺——洛阳白马寺。当他们二人来到五台山朝拜的时候,发现台怀西侧的山峰竟然与印度灵鹫山十分相似。并且在印度的典籍中有震旦清凉山为文殊菩萨显化道场的记载。于是二位高僧奏请汉孝明帝在五台山建寺。汉孝明帝便降旨在五台山修建了第一座佛寺——大孚灵鹫寺。这就是显通寺的前身。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佛法传来五台山,山上白鹿寺的道士不服,请求汉孝明帝焚经以辨真伪。于是集七十二子书并佛像、佛经设坛焚烧,其他书籍尽被烧毁,为有佛像、佛经不毁,反而大放光明。唐太宗曾经登临焚经台并做诗曰: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蹬此一徘徊。青牛漫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度来。确定是非凭烈火,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现在的显通寺是明朝永乐年间为大宝法王重修的。寺内有许多重要古建筑和珍贵文物,精品荟萃。其中以铜钟、铜殿、铜塔和无梁殿、经字塔最负盛名。
显通寺的钟楼上悬挂着一口大铜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为明朝时浇铸。敲击时钟声洪亮,经久不散。铜殿为明朝妙峰大师化募所造,是妙峰大师修造的三名山大士像及铜殿之一。每座铜殿耗资一万两白银,铜殿全部用铜浇铸而成,高约三米多。这在国内外建筑史上均属罕见,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令人置信。铜殿中央供奉一尊铜铸大佛,即三名山大士之一——文殊菩萨。铜殿四壁铸有万尊小佛像,号称“万佛朝如来”。佛像精致细腻,工艺精湛。在铜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六米高的铜塔,原来本有五座,暗含五台之意,如今只剩下这两座了。
无量殿也称无梁殿。殿高二十一米,没有用一根木料,全部是用砖石和瓦砾砌成。技艺之高超,结构之巧妙,令人叹绝。无量殿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无量殿内又珍藏着一件珍贵文物——经字塔。经字塔是将一整部《华严经》按照宝塔的形状抄录在细绢上,共五十九万零三千个字,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姓许的居士历时十二年才得以完成的。经字塔高约五米,宽约一米半,被收藏在一个特制的玻璃匣子中。
到了五台山除了要到显通寺,更要去走一走“烦恼阶”,去同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的菩提顶一游。
菩提顶在显通寺后面的一座小山上,从山下走到山上寺门口前共有一百零八级石阶。佛经云“烦恼即是菩提,参破烦恼,自然觉悟。”据说世间有一百单八种烦恼,每走过一级石阶就会消除一种烦恼,当一百零八级石阶都走过了,就再也不会产生烦恼了。
走过烦恼阶,迎面是一座大牌坊,上书四个大字“灵山胜境”,听说牌坊是当年康熙帝所立。菩提顶寺内有乾隆帝题文的“御制菩提顶大文殊院碑”和“御制殊像寺碑”,为五台山碑刻之冠。寺内共有殿堂楼阁四百余间,布局讲究,富丽堂皇。主体建筑的屋顶都饰以金黄色的琉璃瓦,十分壮观,是五台山寺院之首。令人称奇的是,寺内有三口大铜锅,直径竟然约有两米,深也约有一米半。据说这三口大铜锅当年每年只用二次:一是六月庙会期间,为外地前来朝山拜佛的挂单僧人做饭;一是腊八节佛祖成道之日,熬煮腊八粥之用。由此不难想象当年五台山兴盛的场面。
五台山景色壮丽,风光优美,泉水淙淙,溪流萦萦。在这美景之中又隐藏着一大自然奇观——神灯。神灯也称佛灯,据《五台山灵迹》中记载“明正德十二年,苏州管氏,六人宿中台,兜金轮浮空,光吞五台之顶。”“明万历元年,正月上元日,北台大雪怒风,神灯遍野。在刹端者,其大如斗。僧无用者,指以示众,指端即现一灯。既而粘衣拂面,皆神灯也。”五台山的神灯与峨嵋山的佛光一样由来已久,见者众多。但是目前尚未能对其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据说有缘人,不求自现;无缘者,求而无见。神灯的奇异给五台山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转自:http://atian2.chinazsnet.com/archives/11/2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