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五台山登顶 |
[游记]游记五台山登顶 |
2007-07-16 live.com |
[游记]五台山登顶 黄金五月,万木复苏,春暖花开。我与朋友驾车西行,进了文殊菩萨居住的道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这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对五台景色的描写。我想,古代诗人并没有发现五台风光的精髓所在,那就是满山星罗棋布的庙寺,它透露出的那种庄严、和穆,浓浓地笼罩着五台山内的一草一木。你瞧,香客也好,游人也罢,他们从一所寺庙走出来,又走进了另一所寺庙,从晨至暮,川流不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以致使生命的一切都是静静地流动。沉稳的钟声,清脆的木鱼声,悠扬的诵经声,双手合掌,叩头至地,缭绕的香烟,默默的祈祷,倒退出门,反复瞻仰菩萨仪容……这就是一言难以尽述的佛国风光,这与嚣闹的尘世,实在有天壤之别。 千百年来,那“西北天低五顶高”,那“万壑千岩位置雄”,曾引起了多少游人的遐想。为了表示对菩萨的虔诚,我们一定要登上五台山那最迷人的五个台顶。此行五台山,算是有备而来,早知登顶的山路险峻,便驾驶四驱吉普。朝上五台,决心已定。 来五台山的人大多去的是山谷中的台怀小镇,鲜有人登上台顶。能和我们一样,在两天内朝上五个台顶的人更为少见,就连当地导游也为之称奇。据导游讲,嗜好游戏江湖的乾隆皇帝,虽屡来五台山,总想登顶,却屡屡受挫。因为那五个台顶,高度都在三千米左右,一年有八个半月的积冰期。虽然贵为帝王,来得不是时候,也就只能望峰兴叹了。后来,他为了朝拜方便,令人将五方文殊修于一殿,免去了朝拜五台的劳苦。我比乾隆幸运,五月春风,天高云淡,此时登顶,时机绝佳。 车子在盘山路上缓缓地向东台顶攀爬,高山上的积雪初化,山路十分泥泞,险些深陷其中,濒临悬崖峭壁,更显惊心动魄。随车导游不时的惊呼声,平添了紧张的气氛。这种情景对我来说虽是屡见不鲜,却也不敢怠惰。几次险情,一一化解,果然有菩萨保佑。 东台顶到了,极目远眺,山峦起伏,碧空万里,岩壑奇雄,几块白白的云彩,悠悠地掠过群山峰峦,一会,一片白雾飘来,瞬息之间一切皆无,真是神奇莫测,变幻无穷,令人心旷神怡。 五台山非常奇特,顾名思义,每个山顶都是一个平台。山颠之上有一眼深井,井水几乎与井沿持平。奇了!神了!是菩萨显灵让这里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还是朝拜者的赤诚感动了大地?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前人在这每个平台上都建有庙寺。东台顶的望海寺,是一座极小的庙宇,仅供着聪明文殊菩萨的石雕像,这就是朝台之人梦寐一见的佛祖。站在这里,我浮想联翩,可见,庙似乎不在大小,而在于意义。“迢迢云水陟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此时此地,方才领略其中滋味。 我望着文殊菩萨的雕像,心里感慨万千,昔日,多少人一步一步从山脚下往上攀登,三十多里山路,吃尽苦头,为的是走上颠峰,朝拜菩萨祈求禳灾消难,一但达到目标,满心喜悦,飘飘欲仙。实话说,人追求一个目标总是要吃苦的,不吃苦即达到的目标就不会受到人重视,只有吃了苦,实现的目标才会永久地铭记在心田。苦中有甘,先苦后甜,其意在此。 两天里,我们登上了五个台顶,朝拜了五台山一百二十四处庙寺的十二处。在佛母洞里转生一回,得到了佛母的恩赐,人也变得虔诚起来。回来的路上,脑海里忽然涌出一个念头,做人要真心实意,千万不能象乾隆那样只走“捷径”。 |
转自:http://yji0521.spaces.live.com/blog/cns!599e876d56595d00!108.entry2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