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佛国揽胜――五台山游记

[游记]佛国揽胜――五台山游记

2007-07-16    

5月22日早,车出太原,向佛教圣地五台山进发。五台山也称清凉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五台、普陀、峨嵋、九华)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称。车窗外,下着山西难得一遇的小雨。想到即将看到云雾缭绕的佛国圣地,心情也显得很舒畅。
进入五台县界不久,导游问大家:路上有两个名人故居,看不看?原来这两个“名人”,一个是军阀阎锡山,一个是红色元帅徐向前。徐与阎的家乡分别五台山中与滹沱河隔岸相望的两个村子,而徐的年龄比阎小18岁,他们曾经是师生关系,抗战期间还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携手在山西抗击过日寇。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反动面目暴露无遗的阎锡山又在山西战场上遇到了他的学生徐向前。1948年10月5日,我华野第一兵团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发动太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太原,阎锡山狼狈地逃到了南京,后来又飞逃台湾。
虽然没有亲眼去看看那两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山村,但是我已经从导游的讲述中感受到了五台山这个佛国圣地的人杰地灵。世事纷繁,众生芸芸,正义与邪恶,成功与失败,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佛的冥冥安排之中,而这一切的一切,又岂是一个“缘”字能说的清、道的明呢?
说话间,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到了。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称“台怀”。 台怀镇海拔1700米,属于高寒山区,即使在七月酷暑的盛夏,这里的最高气温也只有27度,每当早晚和气候突变时,甚至要穿棉衣。台怀镇的夏天,山青水秀,绿草如茵,野花遍地,气候凉爽宜人,的确是“曾无炎暑”的“清凉胜境”。
台怀镇镇北有一小峰,人称灵鹫峰,亦名菩萨顶。据佛教史记载,东汉永平十一年,第一批来中国传播佛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台怀镇,见此地山势奇伟,气象不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他二人想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于是,奏知汉明帝。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尚未完全烧尽(呵呵,不知道高僧用了什么法术?),他二人因此获得建寺的权利。寺院落成后,寺以山名——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叫做大孚灵鹫寺。明清后,大孚灵鹫寺改称显通寺。
然而,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是唐代形成的,是借助于李唐王朝强盛的国威,伴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显赫于世的。此后,历代帝王都很看重五台山的佛教领先地位。许多皇帝不远千里,前去礼佛拜山。故而五台山也被称为“龙门佛国”。
在五台山的众多传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数康熙皇帝5次巡幸五台山的故事,康熙的这一系列礼佛活动历来被民间作为顺治在五台山为僧的佐证,即康熙名为礼佛实为拜谒被传说已经出家的先皇——他的父亲顺治。据说康熙还曾经见到一个法名“八叉”的僧人。根据“八叉”二字重合为“父”字而认定此僧人就是其父亲。孰真孰假?已无从考证。还有个传说,是康熙皇帝在五台偶见有僧人与妇女共浴于池,认为有伤风化,于是张弓射之,但不知去向。待到菩萨顶礼佛,康熙见文殊菩萨身上带箭,不禁叹曰“佛也如此”。至今,菩萨顶寺里还有一尊带箭的文殊菩萨像。从此,人们对这个故事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说也许是真的有不良僧而为,只是害怕受到官家的追查而转嫁于文殊菩萨以逃过劫难,佛大面子大嘛;而文殊未卜先知,为了保护佛家的声誉、平静与安稳,避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显灵自己代僧受过。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康熙皇帝自己所杜撰的,他是为自己在台怀镇暗中招幸容貌出众的梅枝姑娘而文过饰非。既然文殊菩萨“佛也如此”,作为其信徒的康熙如此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了。甚至通过故事,还给康熙自己披上了一点文殊的影子。此外,还有与藏传佛教有关的说法,因为智慧是欢喜的,文殊菩萨又是智慧童子的化身,只要有童子之心,心中无浊,无论是和谁一起沐浴,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心无碍”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才是智慧的心态。在菩萨顶,还有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听了这些传说故事,我依然似懂非懂:我们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究竟该如何面对诱惑?看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从元代开始,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在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山腰。有一个镇海寺,曾经是清章嘉活佛的住所。章嘉活佛是藏传佛教黄教中一个历代沿袭的职位,其地位仅次于达赖、班禅活佛。康熙皇帝尊章嘉活佛为“大国师”,让其统管内蒙五十旗。镇海寺院内有一座石雕十五世章嘉佛墓塔。墓塔八面雕有精细的人物图案。传为金顶玉葬。十五世以后,历代章嘉皆到此避暑,蒙藏教徒朝山礼佛,多要到此,瞻仰活佛。
在台怀镇,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耸入云天的大白塔,它位于塔院寺内。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塔身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做为五台山的标志。此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白塔旁还有一座小塔,名“文殊发塔”,传说内藏文殊菩萨的头发。这座发塔高约六米,雕饰精致,小巧玲珑。在塔院寺方丈院内,还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路居的旧址。那是一九四八年四月的事,当时他们东渡黄河,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部署全国解放大业,途经五台山,在这里住过,并参观了寺庙。 如今塔院寺方丈院上还悬挂着“毛主席路居旧址”的牌匾,至于传说毛主席当年进庙求签和获得“8341”禅语的事。并未见正史记载,也不曾听导游介绍过,只能算民间传说而已。
离开五台山的那天清晨,导游特地带我们去了据说是求佛最灵验的五爷庙进香。五爷庙只不过是台怀镇一座规模很小的庙宇,本名万佛阁,庙内北殿供奉的五爷是广济五龙王文殊的尊称,为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南面为戏台,这是五台山地区一个独特的古戏台。按说佛门净地,讲究的是“清静”二字,而五爷庙却为何独独可以锣鼓喧天?其中的渊源已无法深究了,我想,大约这也是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佛文化的一种形式吧?据导游介绍,多年来,每年六月份,五爷庙大开殿门,请名角,唱好戏,让五爷观赏,以求五爷普济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的,清静也好,热闹也罢,只要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各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和谐相处,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欢乐。

--------------------------------------------

原始链接:http://bbs.hongxiu.com/view.asp?ztables=main&tables=B&BID=36&pagenum=7&id=3348566&bname=C8CBB5BDD6D0C4EA&TITLE=B7F0B9FAC0BFCAA4A1AAA1AACEE5CCA8C9BDD3CEBCC7
转自:2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