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游记 |
[游记]五台山游记 |
2007-07-21 sina.com.cn |
五月一号下午4点我们乘着六里桥的长途大巴,踏上了去山西五台山的旅途。大巴不走高速公路,所以预计的行程将近六小时,但由于路上堵车,我们晚上11点才到达五台山。 傍晚7点左右,我们进入了太行山脉。山脉波浪起伏,公路蜿蜒险峻,从窗口望去,脚下就是陡峭的深渊,路上90度转弯的路口随处可见,只要稍微加点速就有坠崖的危险。庆幸的是开车的师傅是位老司机,一路上都非常谨慎,路上只是有惊无险。大概晚上10点出头,我们到达了五台山收费处,此时气温已经比山下低了十来度,因此必须穿上事先准备的冬衣,因为在收费处实行人车分离,游客必须全部下车到收费处缴纳入山费。入山费全价90元,持学生证可打半价(可省不少钱)。检票完毕,游客才能上大巴。 大概再往前行进一个小时就到达了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如果你也是坐大巴而且没有订好房,那你也许会遇到以下的情况:大巴的司机会直接带你到某家旅(这家旅馆其实是司机自家人开的,或者是其相邻相好)一个标间要价300,比平时贵了5倍,如果你表现出焦急犹豫的样子就很难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且旅馆人员一般会告诉你这时候各个旅馆已经没有房间了,此时千万不要轻信他们,虽然是五一,闲置的房间还是有的,最后我们以150元一个标间,在另一家旅馆住下了。五台山旅馆很多,有正规的星级宾馆,但价钱一般比较高,一晚得六七百元;还有单位的接待处,如果您的单位在五台山设有接待处,千万别忘了拿上工作证,这样可以省不少麻烦;最多的是农家旅馆,当地居民将自家的房屋稍加装修,弄成标间或是混住房,这种旅馆的卫生条件很一般,供应热水的时间是早8点到晚11点,如果错过这段时间,只能洗刺骨的冷水了,但对普通旅行者来说农家旅馆应该是比较实惠的选择。 第二天,我们在住处吃了农家的早餐,五碗小米粥,15个小花卷(一个花卷只有外头花卷的一半大),一盘家常的炒豆腐,一份豆腐乳,共计30元。原想在留宿一晚,但店老板要价是每人150元,而且不减价,于是我们放弃留宿的想法。先拜佛进香再作打算。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南距山西省太原市230公里,北距五台山火车站48公里。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峰组成,环基250公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五台山过去有360座寺庙,到1956年时还有124处,其中青庙99处,黄庙有25处,菩萨顶寺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居住处,为五台山黄庙之首。现存寺庙四十余处。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寺院一个挨着一个,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侯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林。 经过讨论,我们先去了南山寺。 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乘小巴士一人2元。南山寺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南山寺引人入胜之处是它的气魄、石雕和泥塑。我们沿登山古道盘桓而上,未入山门已被古刹的气势所折服。五台山寺院多有影壁,而南山寺最下面这一影壁是最大的,宽17.3米,高约8米,石砌底座,细磨青砖筑壁身,中嵌汉白玉石雕,多有题词和对联,顶部壁檐有砖雕。转过影壁便是气魄雄伟的108级石阶和白牌楼。108级台阶在五台山不只一处,但比较而言,菩萨顶的台阶是以陡峭著称,而南山寺的台阶则以宏伟宽大闻名。台阶分三段,每段36级,直抵尽头的牌楼。南山寺的这座牌楼同样以气势取胜。这座牌楼宽达12.8米,厚1.6米,高9米,四方石柱中券三眼拱洞,上覆三面楼头,中间大而高,两旁稍低矮,比例匀称,主次分明,清一色的白石雕构更使牌楼气度不凡。中券洞上方的“信天由命”石刻匾额更令人玩味。牌楼之后的大钟楼兼作山门,下面是方台石券门洞,上面是两层木楼,高大而稳健,我们可以顺门洞两侧小洞的28级台阶登上木楼,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各种花草树木,雕工纯熟。凭栏远望,清水河谷的风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尽收眼底。 从大钟楼左侧穿过一座小院便进入大雄宝殿所在四合大院,这里是南山寺主院,坐北朝南彩绘一新的大雄宝殿内有精美塑像和雕像。大殿主供释迦牟尼佛,两旁站立者为阿南和迦叶两大弟子。佛坛前正中是文殊骑狮石像,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左边为石雕送子观音,殿两壁是十八罗汉。该殿的造像之精,在五台山寺庙中颇有名气。特别是送子观音,一个白胖胖的小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慈爱的观音左手抱护小孩,右手抚摸孩子的小手,使人倍感亲切。另外,脚踏莲花,臂有十八,身后跟着两头活蹦乱跳的小象的普贤造像亦相当精美。而十八罗汉表情造型各不相同,给人印象同样很深。出大雄殿,从左侧拾阶而上,穿过善德堂,便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这里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以“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苏武牧羊”等最为人们熟悉;二进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择邻”、“太公钓鱼”的故事等;三进院共294幅,有“三顾茅庐”、“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等情景。整个佑国寺石刻图案近千幅,内容之丰,数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称全山一绝。 但南山寺的香火不旺,在我们参观的两个小时里,只有寥寥几批游客观顾。也许是因为在文革时期破坏严重,也许是因为较之其他寺庙,它离镇中心较远。寺庙里还有一些妇女会散发一些护身符,金元宝,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免费的,她们会让你随喜的给一些,也许这种现象破坏了寺庙的崇高形象。如果你是从108节台阶上去的可以避免门票钱,如果从正门入口,则需付费,但会有一位寺庙的居士一路为你讲解(有位讲解员还是不错的) 下了南山寺,我们就打车到显通寺,也就是台怀镇的中心,显通寺是五台山寺庙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全寺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七百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问,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 显通寺后是菩萨顶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 从菩萨顶下来,绕过一条小路,就来到了塔院寺,塔院寺位于显通寺南侧。这里,原是五台山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重修舍利塔,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 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寺庙也因塔得名,塔的全称为释迦牟 尼舍利塔,从产便简称其为舍利塔,或者习惯地称这为五台山白塔。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 ]参观完这几座寺庙已是下午3点,由于考虑到各个方面,我们打算坐晚班大巴到太原或大同,但建议旅者,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五台山的黛螺顶还是必须去的一个旅游景点。黛螺顶位于显通寺东二里地的东坡村山顶上。古时名叫佛顶庵,建于1465-1487年间。乾隆五十亿年(1786年)改现名。要至黛螺顶,必登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辅成,全程共计1080个台价。来五台山参拜的信徒,到此参拜,可以代替朝拜五台山顶的五方文殊,谓之“小朝台”。院内有乾隆御碑一通,为珍贵文物。 到了车站,原本到太原与大同的大巴都已经没了,打车走的话最少500元,但由于人较多,又新增了一辆到太原的大巴士。五一期间每人票价68元,没有学生票。新增的巴士超载严重,空气混浊,中途分派人流换了一辆新巴士,在游客的要求下在距离太远50公里处上了高速路。飞速的轮子使我们离太原越来越近了……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常言道,要当官就得拜拜五台山。到五台山旅游,去朝拜几个重要的几个寺庙就可以了,毕竟寺庙众多,每个都去还是不太现实的。如果五台山的住宿管理能够规范一些的话那么游客逗留的时间就会更长,这样就有利于旅游景区的发展,有利于山西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83af55010008xw3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