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五台山之行() |
[游记]我的五台山之行() |
2007-07-28 sina.com.cn |
我的五台山之行(3) (说明:由于博客文章字符有严格限制,所以我只能把这篇游记分三部分来完成) 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释迦牟尼舍利子塔) 29号又起了个早,爬了1080级的阶梯,上了“大螺顶”。“大螺顶”供奉五台文殊。有小朝台之称。传说如果没能去东南西北中五个台朝拜,去“黛螺顶”有一样的效果。当年乾隆爷就是不想去五个台分别朝拜,后来经方丈介绍到了这“黛螺顶”。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不论是来拜佛,还是来悟禅,漫步五台山,到处能感觉到能让自己身心得到休憩和寄托的清静和平淡,获得一份哪怕是暂时的超凡脱俗的澹泊。从“黛螺顶”沿阶梯下来,在半山腰就是“上善财洞”,这是当年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那里的石碑上还刻着顺治皇帝福临的诗。 走到山下已是9:30分,距离我们约好的李师傅的车出发时间还有30分钟,于是我们去旅馆退了房间,收拾要行李,准备规程! 上午11点,我们乘坐李四海的车缓缓地离开了台怀镇,当我们坐在车上行在这条曾经我们徒步而来的路的时候,感觉到了恐惧,真不敢相信两天前的我们竟然会有毅力徒步40多公里,想想也有点害怕。特别是经过“鸿门岩”的时候,就在这即将满载着五台山的文化传说欣然而归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在这佛教文化的精深与美丽大自然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五台山,这境内文物遍布,珍品云集的五台山,不愧为中国古建、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迄今仍保存着的北魏、唐、宋、元、明、清等7个朝代的寺庙建筑,荟萃了7个朝代的彩塑、5个朝代的壁画,以及堪称典范的古建艺术,无不说明中华民族的悠悠文化。 鸿门岩(登东台的起点)返程经过此地已是感慨万千 12:40 到达五台山火车站,但是车票已经卖完,告示上写着“开往北京的车已超载90”赫然醒目,无奈之下,和几个北京人一起包车离开了五台山,一路上经过灵丘,在涞源看到开往保定的车,感到格外的亲切,于是毅然决定转车。4:30分涞源出发路上经过一个小时后的塞车,经保定满城县,最后于晚上9:30到达宿舍。 在五台山上看到的云海 后记: 1、五台山旅行最好选择7、8月,那个时候五台山才是到处能见到绿,4月底的五台山满山枯草,台顶山沟的积雪尚未融化,寒风刺骨。 2、旅行最好能在当地请个导游,这样在观景图中可以听到很多有关传说故事,能够深入进去,否则只能是走马观花而已。 3、非常遗憾的是,著名的“显通寺”我们没有时间去观看,否则的话就能领略一下康熙爷在显通寺的手笔了。 4、游五台山之前先做些准备,比如车行的路线及游玩观景的路线,以防游览时杂乱无章,余漏掉重要的景点。 5.由于篇幅图片上传十分有限,不能一一贴出来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777f4f01000488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