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游记之五台山行 |
[游记]山西游记之五台山行 |
2007-07-28 5ts.com.cn |
山西游记之五台山行 五一假期,去了一趟五台山,北上大同游览云冈石窟、恒山,坐火车回到邯郸,来去路上一共7天。这次山西游,了解了西部一些真实情况,感触颇多。 出发时天气晴好,到了山西境内,下起了小雨。山西境内,一路山脉连绵不断。山上绿色不多,稀稀落落地长着几棵树,几近夏天,但野草还未泛青。看得出来,大部分地方缺水,这时我才真切地体会到内陆西部省份缺水的情况。缺水影响了农业生产,在路上看到有黄泥糊成的小土屋,显然住户生活贫困。 火车到了太原倒汽车,下午时分,到达五台山腹地台怀镇。 五台山座落在山西省东北部,东、西、南、北、中五峰对峙,雄伟壮丽。“(峰)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或五顶山。五台顶海拔均在三千公尺左右,气候严寒。“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又称清凉山,或清凉五台山。 五台山传为智慧化身之文殊菩萨道场,佛陀在世时即有授记。 《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也云:“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清凉志》中说:“汉明帝时,摩腾西至,以慧眼观清凉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 台怀镇距东台望海峰十九公里,距西台挂月峰二十二公里,距南台锦绣峰二十八公里,距北台叶斗峰二十公里,距中台翠岩峰十九公里,是登台顶的中心。五台山主要寺院都在台怀镇,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喉寺是台怀镇的五大寺院。 台怀镇镇北有一小峰,人称灵鹫峰,据佛教史籍记载,东汉时期,有胡僧摩腾和竺法兰来到台怀镇,见今菩萨顶的形势颇似古印度佛陀说法的灵鹫峰,而命名之。亦称灵鹫峰为菩萨顶,据说此处传为文殊菩萨与眷属居处。 台怀镇的东面有一座小山峰,人称黛螺顶,寺内供有“五方文殊”像,是五台山五大台顶的象征,“以五顶山高路遥,有不能尽到者,至此犹至五顶也”。登临黛螺顶参拜五方文殊便称作“小朝台”。 到了五台山后,先找住宿。五一旺季住宾馆贵的离谱,后找了一家山民。平时只要50元一个屋,五一要100元一个床位,我们到的稍早,便宜一些。看后来的游客也都能找到住处。 四大名山中,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都在南方,青山绿水,景色宜人。只有五台山位于北方,呈现典型的北方风情。荒山、枯草、碎岩、焦土随处可见,景色多显粗犷。五台山景区管理未及完善,现在好多佛教景区凭归依证都能优惠,而五台山还是原价,入山门票90加5元保险费。 五月的五台山是旅游旺季。虽近夏季,可是远远的山尖还依稀留着白雪点点。晚上晴空湛蓝,星光流溢,天公作美。第二天大早起来去东台看云海日出,东台海拔二千多米,山上风大,温度比山下低,山顶背阴处还有冰雪遗留。行车上去,路上有见徒步上山的,也将上东台看日出,司机好心,想捎带上山,遭到婉拒,可见其诚心所在,自得其乐。 东台顶上有望海寺,内供聪明文殊菩萨,上顶后,太阳还未出来,我们先在寺院礼拜了文殊菩萨及各殿的佛菩萨,然后在台上等待日出。远远的望着东方云海逐渐泛红,太阳从云海中升起,霎时光芒万丈,使人无法瞩目。 历史上禅、净、律、密各宗祖师都曾在五台开坛讲法,宗派林立,各不所属。现全山教派事务缺乏统一管理,成子孙庙。路上碰到一个年轻僧人陪同一个年老僧人在善财洞桥边化缘,心感凄怅。问之得知年老僧人从东北来,到此地后腰椎鼓起,无钱看病,也无法回去,出此下策,在桥边化缘。佛教胜地看此景象,倍感伤怀。略作供养后,我们继续前行,远远的回头,依稀还见小僧人双目涕泪,频频挥手。 在纪念礼品市场,看见有两处出售动物皮毛的货摊,无人该管。看其应为野生动物,本受国家法律保护,却被明目张胆地宰杀剥皮后,在此佛教胜地出售,有违菩萨慈悲本怀。 一路上见有大小礼拜三步一拜礼佛上山的,有在家亦有出家人,有内地也有蒙藏的,心怀虔诚,礼佛求愿,见此心怀随喜,默默祝其善愿成就。 第二天晚上下起小雨,早晨起来雨息怡人,抬头望远处山尖上,又新盖上了一层白雪。想必是山下下雨,山上下雪。离开五台的路上经过东台,隔窗望去,东台也下了雪,虽在融化,犹未化尽。 |
转自:http://www.5ts.com.cn/bbs/read.php?tid=360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