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在五台山五峰宾馆,国内专家学者再次举行研讨,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通过还原历史上一直熠熠闪光的两大板块“清凉胜景”和“佛国圣景”,全面冲击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名录。五台山终于有了一份迟到的申报。 五台山的自然科学价值是与生俱来的,它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历来被称为天然的植物园与动物园。其北台叶斗峰号称华北屋脊、第一高峰。北台的万年冰、千年雪,中台的龙翻石,奇特的石窟跃鱼、写字崖、仰天大佛等景观,更显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功,与气候、地貌相谐和的是它独特的生态系统,据统计,五台山共有植物99科、351属、595种,种类繁多,四季皆有,在北方高寒冷凉地区,是极为罕见的。其金莲花、迎红杜鹃,被有关专家认定为国内独有。五台山还活动着各种动物飞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等。昆虫学家还在五台山发现了20多个昆虫新种。 从文化学角度认识五台山,则蕴含更为丰富。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汉传佛教和藏佛教同生共长于一起的聚居地,其宗教流派多达20余种,为世界之最。在五台山,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延续的各类佛教建筑异彩纷呈,堪称建筑博物馆,壁画、塑像、砖雕、木雕、石雕,佛经、书法、匾额、楹联、石碑等林林总总,构成了艺术史诗般的文化长廊。另外还有硕果仅存的音乐绝响——梵乐。五台山还涌现出慧远、昙鸾等20多位宗学大师,有其深厚的思想底蕴。 专家在认定五台山自然文化价值、地位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台怀镇主景区现代人工建筑太多。清水河治理迫在眉睫。五个台顶的地质、地貌保护,生态系统的恢复等等,应狠下功夫,与会专家还详细介绍了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程序及申报文本、预备清单等。面对实际情况,专家学者提出了五台山规划、文物保护、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重塑的可行性方案。(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