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合之众闯山西3:风雨五台山

[游记]乌合之众闯山西3:风雨五台山

2007-08-31    ctrip.com

一、神往——五台山

初识五台山,是小时候看的评书、听的戏曲。印象最深、最有名的要数《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他在延安府做提辖时,仗义出头,打死镇关西,逃至五台山出家,后又大闹五台山,不容于寺,只得被“发配”至东京的大相国寺落脚,在此遇见了林冲,开始了他不同的人生历程。而评书《杨家将》里,宋辽金沙滩一役,杨家遭到覆灭之灾,杨五郎慌不择路,终于在五台山太平兴国寺出家为僧,后来成为该寺第二任主持。另外,据野史记载,清朝顺治皇帝也是在五台山出家的。

五台山,似乎总是与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豪杰、民间传说紧密相连,使年少的我不胜神往。长大了,知道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藏传佛教的胜地。

只是,我心目中的五台山并不是散落在各种资料里的辉煌描述,它是英雄豪杰的五台山,是帝王将相的五台山,是风云变幻的五台山,是满腔苦楚的五台山。

你瞧,通往山上寺庙的小径上,是谁晃动着胖大的身躯在蹒跚而行,啊,是你啊,你这屡教不改的鲁智深,一定又偷偷下山醉酒去了,不怕长老的训诫吗?莫非酒海真的比成佛重要?难道醉乡胜过一切修行?

深夜,又是谁在月下临风洒泪?远方的老母妻儿,倥偬的戎马生涯,是不是在此时都觉得是一场幻梦?你可知,金沙滩一役,兄弟死了三个,被俘两个,只剩了六弟七弟;而在雁门关,你两棍惊退辽兵,解了大宋的燃眉之急,却坚决不愿再回家去,是真的参破世事,了无牵挂了吗?为何还会长吁短叹,还是心中有不平事啊。

现在,我与同伴长途而来,只为一见你——五台山的庐山真面,而历尽风雨的你啊,有着沧桑面容的你啊,会带着什么样的表情来迎接我呢?

二、靠近——黛螺顶

我却没有料到,靠近五台山充满艰辛。经过堵车、倒车、车祸,我们终于在晚上8点到达了台怀镇,却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在接近11点才在一处农家小院歇息下来,印象中是满天的星星。

第二天起来,感受着晋中大地的清冷的空气,首先向黛螺顶进发了。黛螺顶原先叫大螺顶,因这座小山形似螺丝而名,后因山上的树呈黛色,所以也叫黛螺顶。登黛螺顶的山路有两条,一条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条沿南端的山脊而上,两条山路从山脚下分开,到山顶寺前交汇,如括弧形。北端的山路略缓而斜,南端的山路基本是直上直下。

我们是从南端山路上黛螺顶,在山脚下先经过善财洞。善财洞分上下两院。上院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岩洞内曾掘出文殊、弥勒、善财童子铜像三尊,系唐代遗物。寺因此得名。下院建于清嘉庆年间,前有上下各三间的楼阁式建筑,中有前接抱厦的大殿,后有面阔五间的大殿。中轴线楼殿的两侧,配以厢房,布局显得平整。上院地势陡窄,岩壁上砌数丈高的院台基,上筑红围墙,像是黛螺顶的一条裙带。

五台山五座台顶各有一尊文殊菩萨法像,人们转遍五座台顶,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萨,叫“大朝台”。传说乾隆皇帝屡次来五台山想朝拜五台文殊,终因风大路险,没能如愿,后来在黛螺顶把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顶,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

要把五座台顶转遍,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而登上黛螺顶,来回有半天时间就够了。同样能了却“朝台”的心愿。所以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

黛螺顶有1080级台阶,在整个登山的过程中不要回头,即可实现一个愿望。我想,这有什么难度啊?谁登山不是朝前看呢?可是走了没多久,便感觉了不便,继续走,脖子开始僵硬。因为心中有个大愿望,希望能够实现,所以还是硬着脖子登上了黛螺顶。现在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应该感谢当时的诚心,因为我是幸运的。当我登山时,不时看到有人一级级膝行着向山上行进,有的人膝盖上的垫布磨破了,磨出了血渍,仍然虔诚地一步一磕地向菩萨祈求着。究竟是什么样的愿望会令他们有这样的勇气?还是只是对佛祖的虔诚?

站在山顶,阳光穿过没有污染的空气照在身上,让我想到“阳光照着好人,也照着坏人”的话,我俯视整座台怀镇,正像一个孩子被五座台顶温柔的环绕起来,“台怀镇”这个名字真是生动形象。

三、了解——显通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占地最广、最负盛名的寺院,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处挂有一幅楹联:

智镜常圆,照一万尊菩萨札驻清凉胜境
德化普被,散三千颗金丹疗治烦恼众生

走进山门,两边悬挂着江泽民等名人来访的照片,显示出它的地位来。恰好来了一队旅游团,便跟着蹭听,小伙子不仅讲解的极为详尽,还常常提出问题让游客回答,在问答之中了解了一些关于显通寺的历史及常识。

显通寺全寺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七百平方米,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且各大殿保存完好。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

观音殿内供着观音菩萨像,左右供着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所以又称三大主殿。殿内两侧放满了经架,架上置有各种经书,所以又称藏经殿。过去的水陆道场也设在这里,所以又叫水陆殿。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显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是显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着三世佛像,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东为药师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像,背后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

另外,寺内还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比如,在挂着“大显通寺”匾额的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寺庙中用龙虎把守大门,甚为奇特,而这两座石碑又是唐代的遗物,弥足珍贵。在大文殊殿前有两座碑亭,亭内的石碑也比较特殊,一座是无字碑,一座是有字碑,有字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笔。藏经楼内有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有北宋的雷峰塔藏经,有明代人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有杨五郎使用过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铁棍……

而其中最令我惊叹的还是千钵文殊铜像。千钵文殊铜像供奉在千钵文殊殿内,这尊铜像造型奇特,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六只手,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所以,这尊铜像又被叫做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像。虽然不允许进殿参观,但是走到大殿门口便觉眼前金光耀目,隔着铁栅栏仔细观看千只金钵内的释迦牟尼,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铜殿和铜塔也是全国罕见的文物。铜殿是明朝万历年间用十万斤铜铸成的,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铜殿隔扇的外壁,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如玉兔拜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非常精致。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现仅留下两座。

可惜号称“无梁殿”的无量殿正在维修,无法证实是否在它的走廊上任何角度都可眺望全殿面貌。

四、告别——五台山

菩萨顶刮过凛冽的风,塔院寺的长阶是个眺望的好地方,巨大的白塔在阳光下耀人眼目,萦绕在身边的袅袅香烟,大殿前挤满虔诚的信徒,如织的游人随波逐流,躺在蓝天怀里的丝丝白云,偶尔传来悠远的钟声与铁马的叮铃声……

“五月行踪入在乎,万松如剪雪中铺。寻真客到青萝障,驻锡僧居白玉壶。几代苔文留锦字,诸天钧乐护灵府。炉烟经卷停云阁,不信人间有画图。”该是告别的时候了,这一切,定格,存储,和这首诗一起会让我时时回想……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3069118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