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景区加快绿化是当务之亟

[游记]五台山景区加快绿化是当务之亟

2007-11-27    sohu.com

五台山景区加快绿化是当务之亟
-----szwcwang

我曾经多次游览过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五台山。这次是第三次游览五台山(约1980年曾连游2次),一是回味当年;二是被同伴戏谑为助理导游。

据古《清凉山志》记载:“周穆王时,已有声教及此。清凉山者,曼殊所居,穆王于中,造庙祀之”。最早最著名的是东汉永平年(距现在约1900多年),在五台山建大孚灵鹫寺,现称显通寺。后经北魏、隋、唐直至清末,帝王将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五台山大兴土木,形成寺庙林立,建设成为我国很有影响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景区约距太原230公里,最高海拔达3000米。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座落于太行山脉;西与雁门关、阿唷王塔相邻;北与长城、恒山、平型关、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毗联;南与阎锡山、徐向前故居的地方接壤。五台山由东南西北中五坐环抱而立的峰顶组成。五座峰顶虽高却平,故有“五台”之称。五台山的佛教中心区在名叫“台怀”的小镇,因位于五台山的五大台顶怀抱之中,故名为“台怀镇”。

远眺五台山。五峰耸峙皆秃,只有台怀镇的佛堂周围有一些了了树木,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适宜人们参拜朝圣佛教和游览的佛门宝地。五台山佛典远播,森严的佛堂,较为辉煌的殿宇楼台构建成一派佛家名山。

2007年11月上旬,初冬的佛山,已经到处见到冰块封冻,山沟寒风让大家今年第一次穿上冬装,虽然气温只有零下8度,但是,来自海滨的我们感觉异常的冷。五台山气候寒冷。虽然它处于与北京、大连相同的纬度,但气候却比那里相差悬殊10度之多,与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的哈尔滨最低温度完全一致。

早上8:30到中午12:00,我们一行到佛教名山—朝圣五台山的万佛阁(又称“五爷庙”);瞻仰藏传寺庙“小布达拉宫”之称的菩萨顶;亲眼看到最伟大的“显通寺”;周游了白塔矗立的塔院寺;并在毛主席当年路过住宿的僧房前留影;看过章嘉活佛舍利子佛塔的镇海寺。我们走马观殿浏览景区。山西导游管理中心派遣的漂亮导游郭正英小姐认真讲解佛教传说,我辈不懂深渊的佛法典故,不急不忙地游览主要景观。

我辈不懂佛教,不知四大佛山风景区能否比较。从佛学来看,五台山佛史源远流长,故事卓越,与其他三大佛山相比较,各有千秋;从建筑风格来看,也有独到之处,但是与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那些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庙宇相比,五台山甚差一畴;从周围自然环境来看,五台山峰,座座荒山秃岭,花树草木在庙堂周围有极少绿色点缀,与其他三大佛山相比,绿化建设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有扩大趋势。我等凡夫俗子感到五台山没有其他三大佛山那样庄严肃穆,景色秀丽、那样令人激动,那样具有极致的诱惑力,难以让人置信是保存千年的古刹。当然五台山生存在枯竭乏水的黄土高原,北接蒙古沙漠,在那种自然气候极差的情况下,保存之今,实属不易,乃佛祖天佑及全体佛教信徒努力。令人难忘呵!

与其他三大佛山比较,总觉得五台山缺少什么。长期住在东南沿海的我们,再次面对如此荒芜的景区,实乃心里不是味道呵。如要与其他三大佛山相似绿化,相似景区,则难度巨大。一是投入经费,二是自然环境恶劣,三是景区与佛教协会的管理水平能否达到人们的期望。

从地质地貌来观察,五台山周围的植被破坏时间不会超过300年,也许还可能更短时间内,造成了植被灾难。可以肯定人为因素是最大元凶。环顾荒山秃岭中的五台山景区,让人感到沉痛。如此荒芜和悲苦的环境,不知是否应当是苦行僧真实的境域,我自然不能平静。中午12:00,面包车行驶在黄土高原的沥青公路上。回首景区,我们心中多了一份莫明的沉重,大自然残忍?历史的踪迹留在这里边,我怀着挥不去的阵阵苍凉,西北风吹在脸上,痛在心里,或许此生将不再来。它那无语的周围环境将深留在记忆之中。

面对大量游客和朝圣信徒,庙宇修复处于领先地位,确实比以前佛庙殿堂修饰许多,也比以前畅亮的多。但是,大量增加花草树木,扩大植被面积;保护环境、保护五台山佛教典堂与我们保护地球的责任应当完全一致。

大规模绿化应当是五台山景区的当务之亟。

转自:http://diy.travel.sohu.com/youji/capture_detial.php?id=1008218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