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行(4)之五台山(下) |
[游记]山西行(4)之五台山(下) |
2008-04-12 ctrip.com |
黛螺顶 大家兴趣正浓,天还早,导游亮亮问大家有没有兴趣继续“勇攀高峰”——黛螺顶?大家积极响应。 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间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登黛螺顶的山路有两条,一条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条沿南端的山脊而上,两条山路从山脚下分开,到山顶寺前交汇,如括弧形。北端的山路略缓而斜,南端的山路基本是直上直下。我们就从那里登山,试试挑战能力的千级石级。 黛螺顶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寺内中殿檐台下左侧立有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冬御制大螺顶碑记,对大螺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传说乾隆屡欲朝拜五台文殊,终因风大路险,没能如愿,遂欲摹拟五座台顶的五方文殊,总塑于此,以便朝会者到此参拜。黛螺顶就是人们所说的“小朝台”之处。五座台上各有一尊文殊菩萨法像,人们转遍五座台,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萨,叫“大朝台”。黛螺顶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上了五座台,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就叫“小朝台”。要把五座台顶部转遍,不具备较强的体质,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行的。而登黛螺顶,来回有半天时间就够了。同样能了却“朝台”的心愿。所以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乾隆皇帝那种“假朝拜”的懒人妙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节奏。但是即使是登上黛螺顶也不易,因为山势陡峭,沿途见许多人不过才走了四分之一就放弃了,还有的因为登山的方法不对,缓不过劲来呕吐不已。常人慢慢攀爬已经让人疲惫不堪,但是我们惊奇在登山途中看见两个年轻的现代MM,为了心中的某个愿望,虔诚的一步一叩首登向顶峰。不知道她们有什么样的愿望,但是看到她们虔诚的样子,我想菩萨会体会到,助她们一臂之力的。 登上黛螺顶,“无穷松韵清双耳,不尽云山豁两眸。”站在这里极目远望,但见南台、中台、北台横出天际,与寺院背靠着的东台绵连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围护着台怀腹地的寺庙建筑群。俯瞰台怀,又见殿宇鳞次,楼阁峥嵘,佛塔对峙,石阶层叠,琉璃瓦反射着金光,红围墙一道又一道,呈现出一派佛国风光。 黛螺顶寺宇占地三千平方米,计有殿堂僧舍二十余间。寺内的第一座殿为站坛殿,殿座六角台基,上部是六角重檐攒尖顶。作为殿建,在五台山寺庙群中别具一格。殿内主供站坛佛,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趺坐形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之上。又站坛佛亦称旃檀佛,因原来的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得名。第二座大殿为五文殊殿,正面三间,侧面两间,外加半间宽的四面出廊,单檐歇山顶。殿内供的就是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文殊,正中殿坛上,中间供中台孺童文殊,左侧供北台无垢文殊,右侧供南台智慧文殊,左侧殿坛供东台聪明文殊,右侧殿坛供西台狮子吼文殊。第三座后殿面阔五间,悬山_顶,殿阶台下长有一松一拍,松在北端,柏在南端,围粗均在九尺左右,即是乾隆诗中所称的“阶下千年不老松”。松柏树高大直立,无有弯曲,望去有如戟指蓝天,为寺宇生色不少。 我们寺院里遇到一个小沙弥,年纪也就是8、9岁,唇红齿白,长得十分俊秀。他正在帮师傅做斋饭,。十分乖巧。同伴想邀他一起合影,他十分腼腆,低头盯着自己的脚看不敢回答是或否。同伴用数码相机回放给他看他低头的样子。毕竟是童心未泯,他的眼眸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最后,他说要问问师傅能否同意。在得到同意后,他腼腆的和同伴合了影。这时,跳出几个MM,要和他照相,小沙弥像被针扎了一样,闪到一边去。连连摆手。“女人是老虎”????看到他窘迫的样子,大家哄然大笑起来……。 下山: 山上是佛家修行的净地,而山下却是热闹的尘世。按照不走回头路的习惯,同时放弃了索道下山的捷径,我们选择了后山的“马路”下山。所谓“马路”是因为后山没有路,而是那些上山的马蹄踩出的痕迹形成的路。蜿蜒曲折,路边开满了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山下的集市热闹非凡,分布了上百个经营工艺品的摊位。和国内其他旅游景点一样,这些工艺品已经没有了地方特色,大多批量生产于江浙一带,每个摊位的物品基本上是如出一辙。没有我感兴趣的东西,只是好玩应景买了一对普通的山核桃,开价50元,还价25元,成交30元。同行有位爱好古玩的“艺术品经纪人”看后,说还行,核桃是真的。因为有些所谓的山核桃是塑料仿的,再怎么在手上把玩也琢磨不出物件的光泽。 东看看西瞧瞧,听着来自各地的南腔北调,看看北方的商人做买卖也很有意思。在集市溜达了近2个钟头,已经将近7点,北方的夏天天色黑得较晚,但是集市也快结束了,在导游及领队的多次催促下,大家才各自带着自己的“战利品”乘车返回晚餐地点。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五台山了……。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59402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