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末五台山

[游记]周末五台山

2008-05-22    sina.com.cn

镇海寺是五台山著名的风景形胜之地。乾隆皇帝《镇海寺即日》诗曰:“一溪流水沿洄落,几栈迥蹊曲折跻。除却云栖上天竺,世间何处更堪齐!”镇海寺坐落在五台山交口南里许、石凉公路西侧的半山麓。以其坐西向东,靠山面水,南西北三面环山,寺庙建在中间山畔,山上长满了奇形怪状的苍松翠柏。山风一吹,松音宛若洗尘涤烦的梵乐。寺南还有一条回旋曲折、高低跌宕的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如鸣佩环。寺前左侧还有一条汉白玉砌就的曲曲弯弯、渐渐升高的拾级小路,整洁美观,好走舒适。中岩揭宝坊,琼囿森瑶林。翠柏红墙间,几峰凝黛青。千林复万谳,纷然画景披。信哉乾达城,宜为化人宫。真是一幅天然画图、人间净土、天上仙境。

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寺宇林立,错落有致,有的建在清净无染的宽阔平地上,有的建在神密莫测的半山崖,有的建在溪水环绕的莲台中,有的建在百花争艳的山顶上,有的镶嵌在风景优美的山丘上……它们分布在五台山方圆500里的沟壑山崖、平地顶峰、泉边林涧等各个地方,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风格别致的寺庙群。这里,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台怀镇南5公里、石凉公路西边的一处幽雅别致的景观。当你站在公路东面抬头仰望时,眼前呈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在崇山峻岭上长满了参天古松,苍翠欲滴。在湛蓝色的天空下,青松蓝天相互辉映,显得更加翠绿蔚蓝、色彩分明、一尘不染,顿觉心胸开阔,遐想无限。这对于我们常年生活在喧闹嘈杂、大气污染的城市里的人,观赏如此蔚蓝的天空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就在这松杉蔽日的锦绣屏障中镶嵌着一座梵宇琳宫——镇海寺。

沿着石阶小径向上行进,耳边响起深沉动听的阵阵松涛声,高大挺拔、绮丽多姿的古松引人入胜。古诗赞其曰:“五台镇海多古松,霜皮黛色高参天。白日沉沉不到地,秋风飒飒生寒烟。或如龙爪拿云出,或如山鬼摩空拳,或如青牛森五祚,铁干不受枯藤缠;或如黄葛耸翠盖,虬枝四茁盘云巅。”描述了镇海古松的千秋风韵,绝妙无穷。镇海古松不仅风姿多彩,而且还是我国罕见的珍奇树种。其松出类拔萃,引人注目。虽是松,却似柏,树干通直高大,果实呈椭圆形,比柏果大,比松果小,故称为“松柏长青树”镇海松涛是五台山的一大景观。穿行其间,无不被这美景圣境所陶醉,不知不觉便来到镇海寺山门前,稍作休憩,极目环视,东面清水河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在青山群峰中轻歌慢舞;南边高峰挺拔,碧波荡漾;西面峰峦叠嶂,松林茂密,杂草葳蕤,百花争艳;北侧崇山峻岭,古松出于岩上。该寺三面环山,面临清水河,真是一处敛心舍欲的禅林宝地,难怪三世章嘉国师于此常住、闭关静修呢?清康熙皇帝为镇海寺题写的碑文云:“镇海者,乃交口之幽丛,当台怀之胜。概崇基峻刹,缁流禅诵之堂。奥境灵区,法驾经行之地。”

镇海寺于清初改为黄庙,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是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宇坐西面东,依山就势,海拔1600米。寺两侧山泉溪水,常年流淌,犹如两条银龙落于谷间。镇海寺坐落在中间的山丘上,正如—颗明珠,故被称为“二龙戏珠”之形胜之地,关于镇海寺名的来历还有一段优美动听的传说。相传此处原有一眼山泉,底通北海,泉水喷涌不断,常流不息。一天,有位姑娘哼着山歌,一蹦一跳地来到泉边,一边戏水,—边洗脸,这下,惊动了住在海底的九龙王,他看到姑娘天生丽质,明眸皓齿,非常动人,随即生起淫心,要对姑娘非礼。姑娘吓得连连后退,随之双手合十,虔诚的念着文殊菩萨的圣号,就在九龙王步步相逼的危急之时,文殊菩萨应化而现,救出姑娘。九龙王十分恼怒,一气之下驱动北海,顿时波涛翻滚,从泉眼迅猛涌出,水患成灾,祸及百姓,文殊为了拯救四方众生,便用文殊寺的大铜锅盖住海眼。从此,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更加增添了美丽神奇的韵味。后人为纪念此事,在铜锅上建了一座覆钵式砖塔,起名为镇海塔,镇海塔就在该寺的前面。从此这座寺院也就称之为镇海寺了。

五台山的传说

北岳山脉向东南逶迤而下,在山西东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形成一块方圆五百余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在这个奇妙的同心圆内,布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冈峦,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那阵阵松涛和悠悠的钟声,那绿茸茸的草地映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那从山谷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到处都有美的色彩与施律,形成一个游览与避暑的胜地。
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为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开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援的。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志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于是,这条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对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朝拜和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传说朝拜者各见境界不一,善良人见佛、菩萨;邪恶人见不到欢乐境界。真可谓万人万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6cfaec010005tq.html2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