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游记]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2008-05-22    sina.com.cn

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承两千年来,与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五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为其成为佛教圣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佛教徒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清修环境。本文试从自然地理、气候等方面来探讨最初佛教徒选址五台山的原因,以及后来五台山佛教蓬勃发展的自然条件。

关键词:五台山;佛教;自然环境;灵鹫山;文殊

传说自东汉永平十一年(68)兴建第一座佛寺以来,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延续了近两千年,战乱、变革均没能影响这里香火的传承。这里不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还是全世界的文殊信仰中心。在晋北并不富裕的山区里,为何能出现如此灿烂的佛教文化?究其原因,除了历代佛教徒的苦心经营外,还与五台山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有着很大关系。

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山的地形十分相似,又地处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交界,交通便利,其清凉的气候、奇特的地形更吸引了八方来客。可以说,是五台山的自然环境留住了最初来此云游的僧人,也是这里的一草一木留住了历代来此朝圣者的心。

一、中国的“灵鹫山”

众所周知,五台山佛教的兴起始于东汉,汉明帝刘庄邀请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法,见五台山地形与印度灵鹫山很相似,便在此兴建了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到北魏孝文帝时再次扩建大孚灵鹫;寺,同时还兴建了清凉寺、佛光寺等。

追根溯源,印度灵鹫山就在王舍城附近。按佛经记载,王舍城是佛陀时期恒河以南强盛的摩揭陀国的首都,佛陀一生在此讲经说法十多个雨季之久,留下许多佛陀活动的遗迹。岁月的变迁并没有消磨掉佛陀的光辉,如今的王舍城虽然只留下一些断壁残垣,但灵鹫山仍是全世界佛教徒心中的圣地。现存的王舍城遗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拉吉尔镇以南约4公里处,距离西北的巴特那约100公里,距离西南著名的佛教圣地菩提伽耶约90公里(如图1)。旧城为频婆娑罗王所建,新城为频婆娑罗之子阿阁世王所建。

旧王舍城四周群山环抱,有稗婆罗跋恕山、萨多般那求呵山、因陀世罗求呵山、勒那山、萨簸恕困直迦钵婆罗山等五座山峰,其中的东峰就是著名的灵鹫山(如图2)。通过卫星图片可以很明显得看出,旧王舍城周围的山峰与五台山地形(如图3)非常相似,仅仅只是调转了180。五座山峰与五个台顶布局相当,都成马蹄状,旧王舍城和菩萨顶各自在“马蹄”的中央,虽然王舍城中没有像清水河那样的河流穿过,但城附近的恒河支流与五台山周围的滹沱河遥相呼应。当然,印度恒河平原上的灵鹫山只是小山丘,无法在尺度上和号称“华北屋脊”的五台山相比,但这并不影响佛教徒将五台山当作是中国的灵鹫山。

传说东汉永平年间,经历·厂长途跋涉来到五台山的摄摩腾、竺法兰等人,见到如此类似于印度灵鹫山的地形一定激动不已。在那样古老的年代里,这样的巧合必然在虔诚的僧侣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们认定五台山与佛祖有着不解之缘,于是五台山的第一座寺院大孚灵鹫寺便应运而生了。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逐渐壮大,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期间的佛教发展非常迅速。在佛教建筑中,石窟象征地下,而山顶的寺院则象征天堂。五台山距离平城不远,又因与灵鹫山相似的地形而深得佛教徒青睐。所以,在大规模开凿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的同日寸,孝文帝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五台山兴建寺院,使五台山很快成为了中国北方的一个佛教中心,为后来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奠定了基础。

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寺院的发展除了依据佛经的说法外,最根本的还是靠世俗社会的支持,因此与世俗对于佛教圣地的崇奉尤为重要。既不能太远离城市,高不可攀,也不能太贴近民间,失去了神秘感——五台山正处于这么一个“不远不近”的地方,利于佛教的传播和教化。

五台山北面为内蒙古草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不擅长山地,所以很少来袭扰。其东面为连绵太行山,虽然导致五台山地区交通不太通畅,却也防止了人类文明对这片佛国净土的过度开发。其西面有吕梁山挡住了黄土高原的风沙,当东行的人们刚刚逃离了酷热,风尘仆仆的来到五台山,自然会被这里宜人的气候所吸引。其南面则是汾河盆地,虽不十分富饶,却也物产丰富,再以南就是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汾河盆地正好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既阻止了几个古都繁华的商业影响五台山的清净,同时也为五台山作为朝觐的圣地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支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台山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很密切的联系。藏传佛教大规模进入汉地始于元代,蒙古人要统治汉人不仅要用武力,更要用文化。所以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蒙古人信奉的藏传佛教都随着元朝大军的南下而传人中原。从蒙古大草原南下,第一站便是五台山,尤其这里本来就是汉传佛教的圣地,很自然的,藏传佛教很快就在政府的支持下在五台山生根发芽,甚至有不少青庙都被迫改为黄庙。五台山由于海拔较高,其特有的高山草甸和冰缘地貌及气候在华北平原并不多见,却与青藏高原十分相似,这也成为了藏传佛教在华北传播的一个自然基础。虽然蒙古人的统治并不长久,但战乱之后藏传佛教仍然在五台山保留下来,形成了现在国内唯一一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的圣地。

此外,五台山的文殊信仰相对于佛教其他宗派而言更加形而上,当佛教摆脱了下层迷信后,其上层哲学就具有了更广阔的适应空间。所以尽管东亚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传说、神话,注重佛教义理的华严宗、天台宗等仍然被许多国家、民族的人们所接受,对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台山作为中国华严宗的圣地,又位于佛教剑匕线东传的重要转折点,也被推广到东亚各地。无怪乎日本、韩国都有自己的“五台山”、“清凉寺”、“华严寺”等[1]。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4e57b01008szt.html3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