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足山在云南省的宾川。 在丽江的悦来客栈小茶座喝茶时,就听到不少酷驴们在说鸡足山。我手抚着杯沿,看似心不在焉,却很专注地听着他们说话。不敢说是他们的描述打动了我,但我却真的心思思,西南地区最大的佛教名山,岂能轻易错过? 为了养精蓄锐,从丽江到宾川的路上我都似睡非睡的,沃尔沃把我带到宾川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下车后,我不由自主的蹲在路边,颠簸的晕眩让我头重轻地好象自己在飘。一位好心的小巴司机走过来问我:“想去哪?”当他听到我说去鸡足山时很爽快地让我上车,云南人特有的热情感染了我,想到即将亲近的心中胜地,振奋着。 鸡足山是因山形背西北面东南,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而得名。置身其中,我突然有一种仙风道骨般的轻灵,莫不是佛光慈祥的普照? 鸡足山的西北绝壁上有一道高30米,宽20米巨大裂缝,被称为华首门。传说中释迦牟尼那位拈花微笑的大弟子迦叶曾来此入定,开华首门和华北道场,从此以后,佛教就正式进入鸡足山。唐朝时整个鸡足山梵刹已有相当规模,踏足山中,仿如置身香水海,每一丝空气中好象都有檀味直冲脑门。明清后期的鸡足山,古刹佛寺队伍庞大而精致,以最负盛名的祝圣寺为中心有36寺72庵。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据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和日本僧人先机法师都来过这里礼佛呢。 曾听朋友说过清代的虚云禅师,祝圣寺就是他在钵盂庵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这位老禅师曾进京为老佛爷慈禧太后祝寿颂经,后来被敕封为“祝圣禅师”。 祝圣寺坐北向南,寺正东面筑有一堵长约30米、高约10米的大红照壁,上书“宏开路觉”四个颜体大字,南北两侧的门头上,分别写着“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看着那些字,想着字意,心里好象真的能放下很多俗事了。走进大门,是一个小广场,有个方池,叫放生池,池中有一座八角亭子,名为镇宝亭。过了桥亭,拾级而上就到了天王殿。殿内正中为弥勒佛,左右分列四大天王。我站在弥勒佛象前,情不自禁地跪在蒲团上,好象我千里迢迢,日赶夜赶地过来,就是为了这虔诚的一跪。 双手合拾,很专注,心中肃敬,魏魏然拜将下去,双手分撑头边,额贴在两掌之间的蒲团上,然后翻转双掌,掌心向上作托状,复还原,头离蒲团,掌撑起身体由伏而跪,如是三番,这才缓缓站起,合拾继续默念心中所想,祈保佑求平安,微睁眼看我佛宝相,心中坦坦然的畅。这时才发现身边有位年轻女孩好奇地看着我,见我看她,她不好意思地颔首微笑,近前悄悄地问:“这位姐姐,你这跪拜的姿态很独特很虔诚,拜佛应该这样拜的吗?” 我莫明其妙,哑言失笑,拜佛应该这样拜的吗?我知道吗?我也不知啊,只知自己这种拜法是那年去城郊的普善堂跪拜时,见那些老尼如是拜法,当时感觉这跪拜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而老尼说翻转双掌,手心向上,意思是说拜者在以两手承受佛足,以头面来接足礼。当是就记下了,以后见凡去到寺庙跪于蒲团,我都会自然而然的如此动作,是不是就是这样拜的?这是佛制的拜法吗?于是我对女孩说:只要心诚,怎么拜都一样的。女孩似信非信地看着我,忽然就笑了,点点头,走向蒲团。 下一殿是大雄宝殿,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四壁有三层,饰有五百罗汉。大殿后面还有藏经阁和藏珍楼堂。我慢悠悠地走着看着感着,摒息蹑足,在这庄严之地,好象呼吸粗了都是对佛的不敬呢。 走出殿门外,才想起也不知那女孩是怎么个拜法,但我知不管怎么样的拜法,这女孩都会很虔诚的,因为这是我的感觉。 信步来到后山,群山顺势,空阔非常,长长的舒出一口气,好象要吐尽胸中尘世污染,再纳宝山灵寺的空灵洁净,无酒微醺,不禁想起杨慎的“宾壶酒尽人皆醉,苍山雪岭我独餐”的诗句,此时此刻要是有酒真想醉。 在鸡足山,较有名的塔叫楞严塔,它在鸡足山最高峰天柱峰的金顶寺中。登上塔的二层平台,极目四野,就可以感受和领略徐霞客的“东日、南云、西海、北雪”八个字概括的“绝顶四观”,这四观为“东看日出,南观祥云林海,西望苍山洱海,北眺玉龙白马雪山”,心飘飘然如入仙,感觉身体都好象是轻的。据说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为朝山会,会有成千上万的四方游客到金山顶观日出。 其实鸡足山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西南著名风景名胜区,除了“四观”还有“八景”为众游称赞,八景为“天柱佛光、华首晴雷、苍山积雪、洱海回岚、塔院秋月、万壑松涛、飞瀑穿云、云岩夕照。”真想在这鸡足山呆上几月半年,好让我把这些景观一一独览享受,可惜时不待我,我只能粗略地感受鸡足山的魅力。 山上有很多住宿的地方,象金顶寺、祝圣寺、九莲寺、慧灯庵、鸡足山宾馆等都可以住宿,方便游人早上看日出的,而那里的宿费竟然便宜到让我惊讶,20元人民币就可以让你享受山居的非常独特,还能聆听净心的暮鼓晨钟。 离开鸡足山已好多时日了,每当想起在山中的至美情景,总是会忍不住念想不已,非常喜欢虚云禅师的楹联“两手将山河大地捏扁搓圆,捣碎了遍撒虚空,浑无色相;一棒把千古孽魔打死救活,唤醒来放入微尘,共作道场。”一切真实得那么确切,一切又虚幻得那么渺茫,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