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出游记 |
[游记]五台山出游记 |
2008-06-10 sohu.com |
搜狐博客 > 漂泊流浪的云 > 日志 > 云雪记录心情日志 2008-05-03 | 五台山出游记 今年的五一假日的假期,突然由7天变成了三天。 对于节假日而言,我一般不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只是会利用这几天去山西的五台山去上上香罢了。 这次的出游计划我和我们北京公司的2个业务经理, 还有就是这次出游我还带上了我家的少爷。 先来介绍我的两个助手吧,男助手从2002年到我们公司,一直到现在。他的年龄比我小四岁。女助手的年龄比我小九岁了,也是跟随了我多年了。 我们从北京出发,开了哪辆跟我多年的帕萨塔轿车;车子驶出北京的时候,我跟小陈说:“我们走北京到大同的高速路吧”。 老总:“这是我跟吴总在网上查询的最佳路线,我们走京石线,然后走定州到阜平,从阜平再到五台山,这条路线只有385公里,比较近一些”。小陈说。 我想了想,或许这是一条捷径呢。“那就走吧”。我回答他。 或许是出城的人太多了,我们从六里桥到杜家坎就走了一个多小时。车子正是上高速的时候已经接近三点了,等到了定州出口又是堵车;冲出重围以后已经是下午六点了。 下了定州才发现,这条路虽然近,但是一路上行走的基本是大货车,或许是因为天黑的缘故,路上基本没有发现指示牌。看着那一辆辆的大货车排着长长的队,我都快郁闷死了。 他们看着我的脸色,也不敢说话。直到晚上九点的时候,我们总算冲出了重围,走到了阜平收费站。 到收费站的时候,我们问了问收费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们,这里距五台山还有80多公里,我们几个人才略略的松了口气。 夜间行路的时候,光线也不好,而且又是山路,我们到五台山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等到我们找到住宿的旅馆时,也是夜里12点多了。因为又是节日期间,游客很多,所以这儿的房价也很是惊人,三星级的宾馆标间都要450元,跟她谈了好一会,才同意300元给我们两间房。由于路上耽搁的时间太多,我们都感觉到了什么叫疲惫不堪了。洗完澡以后,很快的就去与周公做伴了。 清晨六点的时候,我们就起床了。 这就是五爷庙的香火,据说在这里许愿最灵了。 大家都知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还有就是来拜五爷,最早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五爷就是杨五郎,后来听导游说:“这个五爷并非是我们传说中杨五郎,而是龙王的第五个儿子,也称广济龙王菩萨。来这儿的人大多都是求官、求财的,那些愿望实现的人呢就又来还愿;所以一传十,十传百,五爷的名声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尤其每年广济龙王生日的时候,前来拜祭的香客,还有来还愿的人挤的人山人海的,香火更是鼎盛一时。 坐北向南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人们通称五爷庙。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我们所见却是金脸呢?这是因为佛教传言,说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恐。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 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使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 拜完了五爷,我又带儿子去了“殊像寺”,不用我介绍,光听名字就知道这里供奉的也是文殊菩萨了。 殊像寺在五台山怀镇西南0.5千米处,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 这是我家少爷载文殊殿的留影 明代天启六年(1626),在寺后西北角清净处修建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廷为笼络具有势力的汉族大官,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那时,寺内有个因失恋而来这里削发为僧的年轻人,他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没有恋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
|
转自:http://guyuziqi.blog.sohu.com/86298316.html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