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想念忻州 |
[游记]想念忻州 |
2008-05-22 sina.com.cn |
要寻访著名诗人元好问的遗迹,可到忻州城南的韩岩村。那里有一座亭阁,名为“野史亭”。在亭旁高大的古榆掩映下,有一座古墓,墓前的石碑上刻着:“诗人元遗山之墓”七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金元诗冠”的大诗人元好问的长眠之处。也许正是因为大诗人的存在,才使我们逐步消除了对金元两代汉语文学的隔膜感吧。 奇女貂婵故里,在忻州城东南不远的木芝村。貂蝉陵园坐北朝南,陵区内建有拜月亭、凤仪亭、貂婵像以及墓冢。在陵区的南部,有一座仿古建筑“貂婵彩塑馆”,用八组惟妙惟肖的彩塑,讲述了貂婵从羞花问世,到施计除奸,最后入庵伴佛的传奇故事。貂婵故里木耳村,盛产木耳,传说曾经发现过一株硕大无比的灵芝,故而改名为木芝村。 到了忻州,除了可探“四奇”,还应当大饱口福。 忻州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小吃。比较著名的有浑源凉粉。浑源凉粉出售前都泡在水里,顾客到来才从水里捞出,再用当地特有的“凉粉刀”切成细条,然后浇上盐水、酱油、香油、醋、辣椒油、味精、芥末、葱花。有的凉粉摊,还拌入黄瓜丝、萝卜丝、香菜、豆腐干丝,非常爽口。 忻州的小吃其实只是整个山西小吃的一个缩影。而通过这个缩影,却能窥见山西小吃的大概。 关于山西的食品有许多的顺口溜。比如“晋南的馍、晋中的面、晋北的糕”。我最喜欢的是油炸糕。要做这糕,要先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和成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主要有两种吃法。其一是“素糕”,其二是“油炸糕”。“素糕”不经过油炸这道工序,做好后蘸上肉菜即可,正可谓“黄糕泡肉,吃个没够”。油炸糕则更加讲究一些,个儿小、皮儿薄,仅馅儿就分豆馅、糖馅、菜馅三种。豆馅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种;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另外还可任意添加一些青红丝、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馅有绿豆芽、山药、胡萝。做油糕最讲究做完糕后要留“糕根”,即在包完糕之后要剩一块素糕,把它捏成猪头状,即为“糕根”。预示这糕常吃常有、永吃不尽。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d86d9010007cb.html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