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亲爱的垃圾箱

[游记]我亲爱的垃圾箱

2007-07-16    163.com

本文网址:http://bbs.travel.163.com/huwai/6889,2.html 复制

网易论坛首页> > > 山西[华区]版主:凤城之子黑木泽雪清水源缘回忆童年

以前路上见了垃圾箱,如果手里没有要丢的东西,总是刻意绕开点走,从来没有觉得它有多么的可爱,甚至没有留意过它。但是这一次的经历,让我觉得看见它就好象看见了最好的的朋友一样。听我把故事慢慢讲来,节约大家时间的原因,尽量简短一些。

农历十月十四,公司让我带一位客户去参观工厂,客户代表是一位漂亮女士(呵呵,总是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后文以乔称呼她吧),而工厂的地址在山西省五寨县。我们从太原出发,沿高速一路向北到朔州,然后折往西南经神池到五寨,一路上车很少,而秋色宜人,到达工厂已经是上午十点半钟。经过简短的参观和问讯,到中午已经把该办的事都办完了。中午与工厂的人把酒言欢后(攻略提示:五寨的烩菜,粉皮,猪蹄真的都很不错,生猪肉有二十公分厚,绝不是我们市场上的垃圾猪/注水肉,而且花费不多。),准备返程,如果走来时的路,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但是本人就很喜欢旅行,而且又有美人相伴,于是就鼓动乔走另一条路,从五寨直接到宁武上高速,时间还早,可以顺路上芦芽山玩一圈。先介绍一下:芦芽山在宁武县城西北75公里的管涔山腹地,海拔2772米,国家级森林公园,闻名晋西北的古毗卢佛道场,世界珍禽褐马鸡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集奇、险、雄、秀于一体,号称三晋第一蜂,但是也以六月飞雪的寒冷著称。

下午两点离开五寨,很快就开始绕山路而行。眼里是黄土高原上少见的树的海洋,高山巍峨,松涛起伏。松树的绿色与杨树的金黄夹杂其间,路边的小河已经上冻了,山上背阴处的积雪不时闯进视线,平添了阵阵寒意,我把音乐开大声的同时,也把暖风打开了。一路上路况倒是还不错,但是几乎碰不到车,行人也很少。

三点钟左右就到了芦芽山下面,只见峰峦耸立,傲视群山,似僧侣之冠,又似芦芽拔地而起!山下有一处房屋,还有一块正待平整的土地,一个老人在房前劳动。我们把车停下去,问过大爷,才知道我们到的是芦芽山的背面,车他可以帮我们看着,现在过了旅游的季节,所以也不收费了,上到峰顶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路刚刚修过,还比较好攀登。背面就背面吧,风景处处不相同,上!

攻略提示:大爷姓王,去的时候给带两瓶酒,带点糕点,可以免费登山,看车,晚上还可以吃/住在那儿,晚上很暖和,卫生条件稍微差点。

我们带了个小包就开始登山了,包里带了照相机,刀,火,水,还有不知道的女孩的一些东西。

上山不久,就有一个大碑,对芦芽山作了较全面的介绍,2772米即从此而来,另外还有2743,2739等不同说法。再往上去,是一座废弃的亭子,断裂的碑体上依稀可见“芦芽滴翠”,上山的石阶就到此为止了。休息了一会,继续登山,上山的路开始变的难走,需要拨开树枝才能前行,路上到处是被雷击过以后枯死的大树,树体发黑,形状奇特。是环保的原因吧,路上还有新设的垃圾箱,大约一百米左右就有一个。一路上风景各异,壁立千仞,飞流溅雪,树木峥嵘,而松鼠与野鸡穿梭其间......时间原因,不敢多做停留,只是拉着乔的手向上攀登。

大爷说的时间很准确,四点半钟,我们上到了顶峰,得益与乔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吧,如果是普通女孩,相信要困难一些。本来想描绘一下,难以言述啊,一会转载一篇介绍芦芽山的文章吧。

山顶是一个大坪,风非常大,几乎很难站稳,呼吸也很困难,乔上去之后要钻到我怀里,才能喘得上来气,呵呵......温香暖玉啊,可惜确实风大的很,我的嘴除了倒气,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了。本来我还想在山顶多呆一会,到各个山边去看一下,但是乔坚持要下了。而且时间也怕晚了,天黑以后不好走。

以下转:

芦芽山为管涔山主峰,由石猴崖、小芦芽、卧虎岩、秀峰岭、紫峰岩等大小30多座峰峦组成,前人常说,五台山三千九百丈,是徒有其名;芦芽山三千丈,是确有其实,群峰盘踞,周回30多公里。西连岢岚,东近宁武,南屏静乐,北倚五寨,为四县间天险。芦芽主峰有看花台、北峰台、北岳台,号为“芦芽三台”。看花台多异卉,揉红滴翠,奇香馥郁;北岳台四周旷渊,丘石突起,直上云表;北峰台插入霄汉,五月飞霜,千载凝冰。登上三台,俯望四境,前有荷叶坪山,后有林溪山、右有神林山,又似芦芽之屏藩。往西又有东、西雪山,连接岢岚诸山,终年白雪皑皑,远望如银山一般。

芦芽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高山融雪,涓涓流人山涧沟壑,成为大小30多条溪流,也是汾河、清涟河、兰漪河的最早源头。山峦崖涧,密布着原始次生林带,森林蕴藏量达到530多万立方米。高大笔直的云杉、落叶松直插云际,为历代宫廷建筑、民间建筑提供了大量优质木材。林木之间,缓坡之上,生长着200多种草木植物,形成厚重浓密的植被。沿着山路攀登,忽而阳光穿透林梢,洒落在林荫草地上,忽而细雨丝丝,云雾缭绕在你的身旁,真可谓气象万千,难以捉摸。

在这群峰密林、壁崖深涧中,活跃着163种珍奇野生动物和禽鸟。梅花鹿、麋、艾叶豹、金钱豹、豺狗,是森林中的主要野兽,终年活跃于密林深谷间。尚有五、六只东北虎,不知何时迁徙到此,隐藏于深山密林中,偶尔也能听到它们在深谷的呼啸,看到它们在高大的松林间穿跃。东北虎来此居住,引起了中外专家的关注。林间草地,飞跃着115种禽鸟,分属于重2目、37科及亚科。除杜鹃、黄鹂、星鸦、锦鸡等外,尚有小杓鹬、林鹬—、针尾沙锥、红脚鹬、白腰草鹬、牛头伯老、灰背伯芬、绣胸兰姬鹟、冕柳莺、赤颈鸫、红肢旋壁雀、旋木雀、田鹏、黑头蜡嘴雀等,都为其它地方所罕见。

芦芽山又是褐马鸡栖息群居的故乡口褐马鸡为世界珍禽,与长臂猿、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芦芽山现有褐马鸡1700多只,受到集中保护,,它们雄勇善斗,虽死不惜,历来作为骁勇善战的象征。传说,古代一些有作为的帝王,常以褐马鸡尾羽制成褐冠,赏赐战场立功的将士。清代,一对褐马鸡在欧州市场的售价可达1000元银币。八国联军侵华时,也曾将褐马鸡作为重点掠夺对象之一。

芦芽山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她的巍峨壮观、奇峰异秀,她的甘泉瀑布、苍松劲草,历来为士子游人、隐士仙客所钟爱,他们往往登临于此,便乐不思返,或结庐于山涧,或建寺于峰崖,耕读其间,诵经于白云青峰之上,传播着儒、佛、道诸种文化。山巅的逍遥台,曾是宋代诗人潘阆的隐居之所。据方志记载,唐宋以来,即有僧道寺观建于山间诸峰。明朝中期,有僧人奇山来到芦芽山,建乾元寺,其弟子月空继承他的事业,大振宗风,吸引了远匠僧人,一时乾元寺成为晋西北名刹。嗣后,峰峦林间,遍布寺院,到清初,尚有紫峰寺、秀峰寺、清涟寺、小天涧寺、金刚佛堂、太子殿等,成为香火盛地。琳宫铁塔,阇du黎千众,招提万间,可与清凉古寺相媲美。历经风雨沧桑,寺院多数废毁,今仅存云际寺、太子殿,均为方石构筑。

栈道从大小天涧开始。栈道两旁,是壁立千仞的天然险涧,它将芦芽峰断为耸立于云间的巨石,与远匠诸峰对峙,更显出其孤标独秀。渡过大小天涧,便是束身峡。峡谷深不见底,中设九级悬梯以渡行人。站在悬梯上探望峡谷,令人心颤目眩,若投石于谷,终不闻回响。跨越悬梯,缘崖转峰,便到达芦芽绝顶的太子殿前。在太子殿前,放眼四眺,齐、鲁、燕、代可尽人眼底,太子殿为何以“太子”为名,现今还找不到准确的答案。古来相传,芦芽山可兴云布雨,远近都来此祭祠雨神。芦芽山周围各县每遇荒旱,众多农夫结队而行,来到太子殿前,顶礼膜拜,祈求神降甘霖,直到喜雨普降,方才欢跃而下山。太子殿石砌殿门,有清末宁武知府文良所书对联,为“复慈云于中国,性法雨于边方”,对联外侧,又题“佛祖”二字。看来,是把太子殿作为供奉释迦牟尼的佛殿了。

一下山顶,风顿时小了许多,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钟左右,红日西垂,层林尽染,阳光透过林间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我们身上。我们有的只是登顶的喜悦和放松的心灵,根本没有想到暮色已至。边走边聊,曾经的经历、生活的感悟及不时出现的小动物都是我们的话题。等我们注意到景色的全然不同时,路已经走错很长了......

提示:山路没有路标时,千万记住要集中注意力,并带好火种、绳、刀、食物、水、药物

、光源等必备物品。

好象已经快到山谷的底部了,而我们来时,一直走的是山梁。山林里越来越安静,从上山到下山我们没有碰到过一个人,不时有动物走过的沙沙声,已经看到了谷底的积雪。我们先站住定了定神,确定了下方向,还好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但余辉仍然让我们足以找到下山的方向,但是下山的路又在左边还是右边呢?如果走错,也只能是越走越远,我们无法想象迷路的后果,山里非常冷,这几年把猎户的枪收了,也常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如果是我一个人还好点,关键是还有位女士,而且是我们公司的客户!我不敢和乔讲迷路的后果,只是商量了一下路的左右后,开始先向有寻找来时的路,一直往右,也在往高走,走了半小时后,发现越来越不对了,所走过的石头、树从来没见过,而且树林的密度比刚才要大的多。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乔也发现情况的危险,开始慌了,嘴里在喃喃自语:我们根本不该这么晚上山,下山时不该聊天,怪我不看路,让我别丢下她......她的眼泪也下来了。上到一个稍微高点的地方,我说,我们休息一下,并且和她讲,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慌乱,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返回去,寻找来时的路;二是找个背风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如果去找来时的路,除了体力的消耗外,有可能越走越远,也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在等着我们:如果就地休息,等待救援的话,山里的严寒可能我们难以抵御,如果生火又怕引起森林火灾(这可是华北最大的落叶松林),而且山下的大爷,看起来也没有力量救援我们,报警都不知道有没有电话。对了,上山以后,手机就没有信号了。商量的结果是,她也不哭了,决定还是返回去找下山的路。

于是我们又往谷底走去,走了十几分钟,前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响动,我们停了下来,一会就在我们前面二十米左右的样子,出现了一只如狗般大小的动物,但身体要瘦,头小,耳朵小,两眼闪着绿光,也停了下来。乔往我声后靠了靠,说实话,当时我也很害怕,但拼一下的勇气还是有的,我们当时手里都握了一根细棍当登山杖用,对视了不知道有几分钟,它慢慢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很快消失了。我的手心里全是汗......

我们继续往下走,很快下到了谷底,又往左爬上去,但这时的路又和刚才下来的时候不同,艰难了许多,借着微微的月色,我们互相拖拽着,攀爬着。终于稍微好走了一点,我们开始说话,给对方鼓励,又走了一段路,乔突然惊叫一声:垃圾箱!

这是我们上山路上唯一的人类的痕迹,亲爱的垃圾箱。

接下来的路就好找多了,我们沿着垃圾箱给我们指出的路,磕磕绊绊往山下走去,我从来没有觉得垃圾箱有如此的亲切,但是还是不敢放松下来,越走越熟悉,终于又走到了那个废弃的亭子那儿,看到了下山的石阶,看到了月光下蜿蜒的山路,看见了山下王大爷的灯光。这时乔又一屁股坐下来,开始嘤嘤低泣,哭吧,我也累了,歇会儿吧......

转自:http://bbs.travel.163.com/huwai/6889,26,50,0,40,1.html3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