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游记 |
[游记]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游记 |
2007-07-16 |
也许是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乔家大院》电视剧吧,非常想到祁县乔家大院去看一看,去了解一下乔家曾经的辉煌,说实话,总体感觉来说比较失望。 央视在拍摄乔家大院时,很多场景只有乔致庸的书房和院子拍摄到了,很多的场景其实是在渠家大院、常家庄园拍摄完成的,而且在电视剧的情节方面好像有好多的虚构,有些简直是张冠李戴,把介休范家范硫斌不远万里,把整个战争的后方粮草供应的功绩竟然都按在乔致庸身上了。把平遥李家雷履泰汇通天下的招牌也用到了乔致庸身上了,这导演呢,挺服气了,几乎把所有晋商的优点都集中到了乔致庸的身上了,我看电视剧的时候还纳闷呢,乔致庸供给战争粮草的事就那么不明不白的结束了,可能吗?!不论是作为一个商人来说,不利不图的事谁会去做?真实的历史事实是,清政府把对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和盐的经营特权都交给了介休范家,从此造就了一代官商——范家。 电视剧可能就是这样才能吸引人吧,把表妹和他老婆的感情穿插进去,把土匪刘黑七和铁信石的纠缠也都加进去了,几乎塑造了近乎完美的一个晋商、儒商。 写些今天的游览情况吧: 早上从学校做835到胜利桥东,转了2次车到建南汽车站(105-23或19-23、21或直接805),然后又到祁县的车,路过乔家大院,普通车票价大约在8.5元,依维柯或宇通15元,乔家大院据说90年代的时候还没有多大的名气,那时候票价才几毛钱,每月的票价收入才9百多元,后来因为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小有名气,最近因央视拍摄电视剧《乔家大院》更是名声大振,票价飙升到40元,每年的旅游人数20多万。 去乔家大院如果不请导游,什么也看不出来,建议如果去的话最好请个导游,如果没钱的话,也可以随着旅游团听听,我们就是随着旅游团听得,呵呵~~~ 乔家大院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有非常深的寓意,确实不能不佩服。比如:他们的宅院上正中间刻着一个小孩,象征子孙兴旺,子孙满堂,上面绣着诗书琴画,象征着礼仪之家,还有什么翡翠玉白菜,白菜白菜,经商要百事顺心,百业兴旺,做人要清清白白。 里面也有好多乔家大院的史记,比如广盛公、复盛公乔贵发推着小车走西口,到包头城卖豆腐,包头城的人都会做豆腐后,就转作粮草大豆生意,有点积蓄后和老乡开了家广盛公,后来赔钱后回老家祁县,帮着看店的老乡后来因为囤积的大豆粮草发了财,邀请他继续做生意,改名复盛公,随后生意慢慢的红火起来,乔贵发有钱后回老家乔家堡建了第一个院子,后来第四代孙子乔致庸建了2、4、6号院子,第五代孙乔映霞建了3、5号院,5号院因为抗日战乱没建成,后来政府就把3号院建成了花园,但这丝毫不影响整个大院的布局,整个大院的主院、支院共同组成了一个古时的双喜字,象征着整个家族大红大喜,大吉大利! 总体说来是复盛公乔贵发创业、乔致庸时期达到鼎盛,乔映霞守业也在他手里败业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而乔家持续了将近五代。与他先祖立下的严厉家规分不开的。乔映霞之后的乔家后代再没有去经商,乔家非常重视教育,想必乔家大院的电视剧大家都看到了,乔家的后代也确实挺厉害的,建国之前就出过三个博士,5个硕士,12大学生,其中还包括5个女大学生。现在的乔家后代没有一个是留在当地祁县的,大部分都在北京上海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地。 乔家大院四家传家宝:犀牛抱月、万人球、九龙屏风 下午本来想去祁县九沟风景区了,可惜没有直达的车,转车到县城,再转车到所在的乡镇,然后竟然还有步行5公里!靠,什么破地方,不去了。。。 然后去渠家大院转了一圈,渠家好像是乔家的女婿,不过也出了很多名人,而且渠家在祁县建了很多院子,清末民初甚至占到了祁县县城的一半,俗称“渠半城”,只可惜,渠家大院门前的古朴之风全无,门口里的一遍古街现在都是卖现代服装的,看着真惋惜啊。。。。 在渠家大院挺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戏院,老四还上去高歌一曲《谁在我上铺的兄弟》,佩服啊,呵呵~~~~~~完了,人家送了导游图,哈哈~~~ 等等有空的时候再给大家传些旅游的照片吧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dragon39.blog.sohu.com/2611495.html |
转自:4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