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游记之 山西平遥古城 |
[游记]五一游记之 山西平遥古城 |
2007-07-13 sina.com.cn |
欢迎来到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城,据说原来县城里面的政府机关都还在古城里,而且古城里还有很多人居住,后来为了保护古城,政府就把人们全部迁出,并在附近重新修建了一个全新的县城让人们生活工作。工程庞大哦。 这是南门! 南门前还有完整的护城河,可惜太长了拍不下来。 先生说,"从小我就喜欢来这里接受历史文化熏陶"。 我说,"我最喜欢做‘到此一照’的俗事"。 据说这是当时救火用的。但看得出我确实不是合格的消防员,因为明显对设备使用方法不太了解。 从南门城墙上往下看,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完整的街道,不过现代人给它安上了一个俗气的名字“步行街”。 “回眸一笑确实傻”的先生 这是山西著名的“推光漆”,是纯手工推出来的,好漂亮。不过街上这样的铺子很多,不知道哪家才是真正的老字号。 前店卖后店做,是当地推光漆店的特点。 这辆全铜制造的车辆号称也有一百年了,旁边打扮成车夫的人很想我们坐上去找张相,可是我们不想破坏文物,对不住了。 这些奇怪的饼叫——平遥月饼。 这是著名的平遥牛肉,据说最经典的是其中的牛筋。(我拍照的时候老板娘说,不买不给照,所以拍完以后,我和先生买了几斤打包带回北京,吃了三天。) 虽然五一的时候人多,但我们也总能找到一些游客不经意的角落,想象一下百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走他们走过的路,倚他们扶过的门,感受他们当年经历的我们看过的历史,很有意思,很神奇的感觉。 不过傻傻的先生还是比较喜欢具有现代香甜口感的五香花生。 这里简称“龟城”。 龟城小吃很多,而像我一样想把龟城“带回家”的游人也很多,我们的标志是——相机! 这里到处是“世家”、“老店”、“老字号”,我无法判断这些到底是真的“世家手艺”,抑或只是“旅游产品”。 古城不大,但是纵横交错,大部分的交界点都是用城楼作为分隔,这是其中一个。 你能看得清这城楼顶上的双喜吗? 现在的衙门是旅社、餐厅、酒吧,所有说明均配上英文字幕。哈哈,那一百年前的人们肯定想象不到衙门的现代用法。 衙门还有定时的“衙门秀”,搬出点父亲状告儿子不孝,儿子大呼冤枉说“已经送了一箱脑黄金了……”等等的行为艺术,确实还是有点好笑的。:) 说实话,他们演技还不错,如果不是偶有衙役挖鼻子的话。 (最恨的是——没拍到) 拍照前这位叔叔是位讨价还价的“晋商”,拍照时这位叔叔就变成了专业的“车夫道具”,高声卖力的呼喊着每天要呼喊几百几千声的“来嘞!”并摆出“耶”姿势。 平遥古城里著名的“票号”,这里也是《乔家大院》、《白银谷》的取景地之一。(一路上看到太多号称是拍摄基地的地方了,所以只好称为之一) 票号的“金库”,就是藏钱的地方,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坑,里面可是四通八达,大有乾坤的。 这可是百年凳百年桌,让我们抓紧机会,互祝:百年好合 说起持家之道,那真是要向百年老字号好好学习学习。 先生觉得这楼梯非常好看,就是模特差了点。 接下来看看镖局(平遥几家镖局中最大的一家)。 看了就想找人结拜。 墙上都是武林秘籍,我果然是天才 从这张照片,我发现先生被我养胖了。 凡是有上一百年历史的,我们都要往上凑凑,因为做夫妻是要携手百年的。 哈哈,这是什么年代的发明——不压耳朵的枕头。 这是平遥最大的一个票号,现在已经变成博物馆了 当年的账本 这是当年分发信件的地方 这是三重院的第一重 这家号称是最大的票号,所以金库也特别壮观 除了钱以外,其它都是真的 这个铁丝网的下面就是地下金库的天井,据说当时的金库很安全,主人在这里设置了机关和铁网。 这是吉祥物,是当年主人镇宅三宝之一,据说两人一起摸着它就会得到永远的幸福。 来别人家做客时,不能忘了了解主人的身份,顺便和主人们打个招呼。 这个亭子里当年可是坐过慈禧太后的。想当年慈禧逃难,路费都是这家主人赞助的,慈禧在这家避难时。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这个凉亭里,听《杨家将》。 正宗的九龙壁,号称全国也才几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fef713c010008ty3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