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遥古城游记 |
[游记]平遥古城游记 |
2007-07-16 3608.com |
平遥是座古城,一座很有特色的古城。我在南北交汇处的襄阳古城,沐浴了近20年的古风古韵,早就渴望去拜访平遥古城。 平遥县城是一座小城,其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与襄阳不可同日而语。首先登上古城墙,居高临下,整个平遥县城尽收眼底。这座古城墙把平遥县城一分为二,一边是现代,一边是明清。现代的一边,是新城,是现代工业和商业的地盘,是灯红酒绿的是非之地。明清的一边,是古城,低矮而单薄,且只有一种色调——灰黑色,但在冬天灰蒙蒙的背景下,显得神秘而幽深。令我顿生感慨的是脚下的这座古城墙。它高大、厚实,是全国保护得最好的古城墙之一。平遥古城墙是黄土地上兀地腾起的一条龙,无所凭依,是“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导游小姐说,如果哪一天爆发世界大战,导弹和原子弹是绝对不会落到平遥古城的。导游小姐骄傲的神情和口气,令我嫉妒,也使我惭愧。正因为有了嫉妒和惭愧之心,我的心情变得有点糟糕。于是,好刨根究底的我,竟无意于平遥古城的历史,带着遗憾走下平遥古城墙的。 走下古城墙,我便一头钻进了那片低矮而神秘的明清古城,去平遥西大街寻找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日升昌”的旧址。于是,我们在平遥西大街上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打量起来。这一打量,才真正打量出平遥的深刻和丰富来。街道两边低矮的房屋,历经风雨的剥蚀,满目沧桑,却没有丝毫的破败之相。门面新鲜,生意亦火红如昨天,使人仿佛回到了100多年前。正感动之间,一块镌刻着“日升昌票号旧址”的石碑撞进眼帘,令人兴奋不已。抬头一望,果然是“日升昌”。门面矮小,一点也不气派。这就是名震海内外的“日升昌票号”旧址?没错,这就是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金融业的“乡下祖父”——“日升昌票号”。可惜的是它被一个机关占着,我们无法进去。这偏僻、不起眼的院落,曾经是一个庞大的、覆盖海内外的金融网络的中心,与山西四个大院一起,聚集着海内外的巨大财富。 故当时的山西,曾是“海内最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孔家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发家,成为支撑蒋家王朝的经济柱石。不难想象,当时平遥的商业和金融业是多么发达,平遥是多么繁华和富有。与那时相比,如今的平遥,繁华有过,富裕却远远不及。但这块贫瘠的黄土地,曾生长过摇钱树。尽管这摇钱树已被历史的风 雨吹折,但树根仍深深地植于土壤之中。正好,春风已起,春雨沛然,相信那古老但仍充满生机的根,一定会发芽,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在西大街快尽头的地方,往右一拐,便是明清一条街。不知是什么原因,历史上,这条街没有遭到任何毁损。街上的游人比西大街少得多。可门面都开着,生意在漫不经心地做着。经营的商品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古董,铜钱,瓷器,子弹壳,甚至还有生锈的日本军刀,等等。当然,大部分是膺品。另一种是牛肉。平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挂满了写着“平遥牛肉”的布幔,像插在古城墙上花花绿绿的旗帜。 导游告诉我,平遥古城将建成明清旅游城,生活在古城的人,以及游客,都将穿上明清时代的服装,让人一睹明清平遥古城的繁华景象。 |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1658.html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