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城平遥 |
[游记]古城平遥 |
2007-07-16 bokee.com |
古城平遥 平遥距太原有近两百公里,走大同到运城的高速可直达。一进平遥就看见一个巨型的人手拨着算盘的雕塑,这就使人联想到这个城市所具有的特点。平遥现在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旅游者所要观光的古城,另一部分是新城,也是近几年随着旅游的开放发展起来的。当地人介绍,最近一两年才把政府办公地等大的机构迁出古城,而且还有计划的要将居住在古城里的居民也迁出去,以便更好的保护古城的完整。 平遥是我见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了,它的城墙、城门、城楼以及民居、客栈、店铺、衙门、城隍庙、文庙等等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晋中平原的风格,就连街道也保留当年的风貌。比如衙门前的观景楼,据说就是当年知县经常上去观街景的地方。观街景其实是为了观察当时街道情况,生意是否太平,居民生活是否安逸。当年的衙门曾经作为县政府的所在地一直用到开发旅游为止,现在还能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堪称为奇迹。平遥古城要是想细细的品味是要在那里住上几天才行,我在街上就看到一些老外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随意的闲逛,导游说他们一般不请导游,因为他们对平遥的历史不感兴趣,只是对平遥的建筑有兴趣。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是走马观花的看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 “日升昌”票号。到平遥我觉得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票号,明清时期山西晋中地区商贾云集,清朝道光至嘉庆、咸丰年间已经形成了几大票号雏形,而“日升昌”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票号,有着中国银行“乡下祖父”的称号。当时在山西就有金太谷、银祁县、平遥在其中的说法。“日升昌”建于1822年,是由平遥“西裕成颜料坊”改组形成的。据说大掌柜雷履泰原先是“西裕成”的大掌柜,由于当时的商贸繁荣,往来商人携带银两极为不便,雷看到这种情况,尝试进行汇兑业务,并且借助当时钱庄的做法做一些放贷生意,结果汇兑和放贷已经成了“西裕成”的主营,因此雷建议股东成立票号,这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日升昌”。“日升昌”作为银行博物馆参观也好、作为山西古建筑欣赏也罢,都是值得去感受、去体味的。从建筑风格上,它是典型的山西晋中民居,为三进两开院落。前庭为柜台,中院偏房为帐房,后院为客房大厅。庭院既不华丽,也不奢侈,处处显示一种简朴来。当年在平遥,普通人家都愿意将孩子送到日升昌学徒,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成为票号的帐房,据说当时帐房的年薪比知县还要高,但是也非常的辛苦。在日升昌存在的一百多年间,进出员工有五百多人,牵涉家庭四百多个,涉及村庄五十多座,个中的辛苦和故事也是难以想象的。大掌柜雷履泰就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在日升昌干了有五十多年,72岁才退休,75岁去世,可以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票号。他创立的汇票密制在日升昌的一百一十年间没有出现过一例冒领,可见当时汇票设计的科学性。同时当年的票号在经营上还有一项科学性的模式就是股东不参与经营,所有的股东都不能介入票号的任何领域,甚至在人员的使用上也没有发言权,完全实行的是掌柜负责制。掌柜和帐房有干股,只能分红不能继承。据传,雷履泰的后人在第二代就开始败落,到第三代已经将宅院都卖掉了。 平遥除了“日升昌”还有一些重要的景点,如:县衙、镖局、文庙、城隍庙、翁城、明清街等等,要想仔细品味没有个几天是很难看全的。我最感兴趣的是客栈,街上有大大小小的许多客栈,全是具有民居风格的四合院落式的建筑,进屋就上炕,不过现在在炕边上都配有电视,房间也还干净简单,价格好象不便宜,标价有200元,也许能还价吧。因为我去的那天天气特别的寒冷,虽然去的时候将所有能穿上身的衣服都穿上了,还是冷得抖抖飕飕的,就连陪我去的司机小张有几个景点他都不去了,而是躲在一家饭店里等着。小张是东北吉林人,小伙子参加工作不久,最大的愿望是在太原能买上一套住房,娶上一个媳妇。他是我一路上遇到的司机中话最多,也最好学的一个了,而且会拍照。我去的很多景点因为司机不会拍照,所以只留下景没有人,在平遥,我就有幸能留个影。 |
转自:http://yubing5759.bokee.com/viewdiary.12386711.html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