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印象之面食 |
[游记]山西印象之面食 |
2007-09-09 yododo.com |
曾听过这么一种说法:“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到了山西,不能不提提这儿的面食。 也许是因为黄土高坡少水多光的自然条件吧,让小麦、杂粮如此茁壮的生长。山西的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多年了。面劲道,有韧性,且花样众多,单是山西普通的家庭主妇,就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十多种面食:刀削面、拉面、剔尖、猫耳朵、揪片……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尤其对于果果这种虽然长在南方却喜食面食的人,简直跟到了天堂一般。早有计划,将山西的面食尝个遍。 于是,就有了果果在山西呆了七天(连同火车上的两天),都没有沾过一粒大米饭的经历。果果倒是乐哉,可苦了惯于吃米饭的镟以,还专程从成都带了方便米饭。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被果果说成是不懂得享受。 第一顿面食是在大同吃的。本打算去网友推荐的红旗美食城的,可出租车司机与旅馆服务员说的地址不一致,本着“要吃就吃最好”的原则,我们放弃了。问当地人哪儿的面食最正宗,答案出奇的一致:每家都一样!实在受不了大同那浑浊的空气与不堪的城市建设,加之时间仓促,我们去了离旅馆最近的一家面馆——东方面馆,一人要了一碗刀削面,点了些当地的小吃。刀削面是什么佐料也不放的,味道全靠最后浇上去的那一勺当地人称之为浇头的东西。面条果真与四川的不一样,硬,但有韧性,特别耐嚼。兴许是一天跑了几个景点的缘故,一大碗面不一会儿就被我们干了个底儿朝天。 最难忘的一顿是在平遥的云锦成。每一个到过平遥的驴友无一例外的都推荐了云锦成,价格虽高但能享受到正宗的山西风味。果果和镟以这种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的人来说,是绝不会放过的。按计划游览完双林寺后夜幕已降临了,照地图我们找到了位于市楼旁的云锦成,这是最早开业的一家(现在的平遥,云锦成已开了好几家分店)。早过了吃饭的时间,可仍有不少人光顾。店内是传统的山西民居陈设,灯光昏暗,黑漆的方桌长椅更显厚重,反倒衬托出桌上茶壶、醋瓶和碗勺的小巧精致。文思豆腐是肯定要点的,当然还少不了当地的碗脱,一碗猫耳朵,一份回锅肉栲栳栳。文思豆腐果然名不虚传,豆腐切成丝儿与鱿鱼丝儿、火腿丝儿、金针菇等同煮,汤汁鲜美且浓厚,回味无穷;回锅肉栲栳栳在山西的面食中融入了川菜的特色,两者的特点均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相得益彰,既有传统回锅肉的香辣,又有栲栳栳的麦香;猫耳朵,软硬适中,味道略淡,拌上山西的陈醋,味道更佳;碗脱,与西安的凉皮相似。一直好奇此菜名的来历,询问了服务员,原来与其制作工序有关。面浆装盘上蒸笼蒸好,反扣在另一个碗内,切片,又做“碗秃”。仅这四道菜,就花了我们五十多元,我们吃得心满意足,虽贵却值。这是此次山西之行中吃得最奢侈却最惬意的一次。 在山西的最后一顿是在太原面食馆。因为一直都没能将山西的面食种类来个大收罗,果果想起了临行前一位屡次到过山西的朋友的推荐,“想吃山西的面食就去太原面食馆吧,那儿最全。”地图上没有明确标注面食馆的位置,我们通过114先查到了面食馆的号码,又拨打了面食馆的电话才打听其大概位置,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了位于大南门的那栋白色三层建筑。太原面食馆与成都小吃城相似,各种当地小吃均可在这儿找到,种类全但味道不佳,加之是国营店,店内环境和服务态度也很一般。我们点的是套餐,每样一小碗儿的那种,“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算是尝遍了山西的面食了吧。但其糟糕的味道成了我们最后一顿最大的遗憾。也许,留点遗憾也好吧,至少给我们的再次到来找了个理由。 对山西面食最大的印象:山西的面的确好,而山西面食的味道却不敢恭维,有的只是单纯的咸或酸。连山西人自己都说,“我们山西人吃东西,是从来不讲究的。”心想,要是能将山西的面与川菜的风味很好的结合起来,定会增色不少。 [添加回应]
|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011417971CE0093CFF8080811413AC852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