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遥为山西捧出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
[游记]平遥为山西捧出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
2008-05-22 sina.com.cn |
十年来 平遥为山西捧出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2007年12月3日,是平遥古城申遗成功10周年纪念日。 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惟一以整座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 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在注视着平遥。十年过去了,平遥为中国、为山西捧出了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平遥古城已经处处打上国际化的印记 提姆·克里索的中文名字叫祁立天,这个英国人第一次来平遥是在十年前,当时的平遥小县城默默无闻,几乎没有外国人光顾。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后,提姆·克里索带着夫人和孩子第二次来到古城,接着他又带着老母亲第三次来到古城。之后,他几乎每年都要来古城住上几天。每次来他都下榻在天元奎民俗客栈,他说:“平遥就像我的老朋友,分别一段时间就总想回来看看。” 据权威机构评定,平遥古城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如今,漫步在古城,人们都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国际化:商贩们和外国游客用外语砍价交谈之声不绝于耳;各种旅游标识、宣传品、各旅游景点的讲解词、平遥大戏堂“土掉渣”的《晋商乡音》也都有英文说明;民俗客栈招牌、菜单都附有中英文两种文字,有的还有专门的法文菜谱;老板们的名片都附有英文;很多客栈还专门订有各种英文、法文杂志,摆放着很多外文书籍,供外国游客取阅…… “现在的平遥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感觉就像突然从乡间小道一下子驶上了高速公路。”天元奎民俗客栈的老板程树贤感慨而自信地说。“就拿我这个客栈来说,接待的客人80以上都是外宾。尽管客栈扩大了规模,但一到旅游旺季,客房还是早早就被外宾在网上预订一空了。”据平遥县旅游局统计,平遥接待的外国游客从1997年的1300多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近6万人次。2007年仅摄影大展期间,平遥就接待外国游客近7000人次。全年到平遥古城旅游的外国游客接近10万人次。 申遗的成功,推动了平遥古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成为平遥发展最快、势头最好、潜力最大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古城南大街青云绣花鞋店老板梁国宝对此感受很深:“平遥申遗以前我的手工传统布鞋,七八块钱一双也卖不了几双。2000年7月鞋店开业当天就卖了50多双,价钱也比以前高。”短短几年时间,梁国宝的鞋店已经开到了3家,并且还在网上和外国人做起了生意。据统计,1997年,平遥古城游客接待人数、门票收入、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是2.4万人、104万元和1250万元,而2007年平遥古城的游客人数可突破100万,是1997年的42倍,门票收入可达8000万元,是1997年的77倍,预计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7亿元,是1997年的56倍。 推进国际化的过程就是平遥科学发展的过程 在平遥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县县长王建忠说:“连续七届摄影大展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古城的知名度,加快了平遥迈向国际化的进程。” 从2001年开始,古朴而厚重的平遥古城借助现代光影技术,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近年来大展又引进了策展人制度,使艺术水准和国际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大展还走出国门,在联合国总部、法国、印度等地进行巡展,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成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公认的强势文化品牌。七年来,累计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万多人次的国内外摄影家参加了大展,共展出图片6万多幅,国内外观展人数达100万人次。 张改卿是平遥城隍庙、财神庙管理处主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人体摄影展曾在城隍庙举办,她告诉我们:“在国际摄影大展举办的头几年,不少平遥人认为人体艺术展露胳膊露腿的,简直是伤风败俗。而2007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在城隍庙展区,更多的人开始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作品,好多当地的老大爷还参与串场,一些本土的摄影师则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收藏。” 平遥人观念的改变不仅仅在艺术的欣赏上,他们还把目光投向地球的另一端,2005年平遥与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法国普罗万市缔结为友好城市,首开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合作交流的先河。2007年,平遥古城又与韩国水原市达成友好合作意向,与平遥签结为友好城市的还有日本的埼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7e40d01008r3p.html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