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晋行走录之一:夜听平遥秋雨、朝闻双林晨鸣 |
[游记]三晋行走录之一:夜听平遥秋雨、朝闻双林晨鸣 |
2008-05-22 sina.com.cn |
从西门折返就回到平遥最繁华的街道明清大街上了,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繁华的商业中心,现在繁荣依旧,只不过以前驮来是元宝、银票,而现在则换成了兴致盎然的游客。街的两边均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平遥的夜晚虽然仍有蒙蒙细雨,却丝毫淋湿不了游客的热情,不过甚少有举着旗喊着号的旅行团,大家好象是自觉不自觉的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热闹了平遥的街市。 街的中心就是那著名的市楼,高18.5米的市楼色彩斑驳,由于古城有建筑高不过市楼的规矩,所以它独自傲然伫立在尘嚣之中,任由往来的人们在它身下穿梭, 明清大街两旁多是商铺、饭店和客栈,与丽江不同的是,这里酒吧极为少见,街上卖的东西也无外非两样—平遥牛肉和推漆木器。倒是客栈都挺有特色,门外张灯结彩、门内热气腾腾,气氛煞是热烈。 晚上睡在280年历史的古屋里,听着平遥嘀嘀嗒嗒的雨声入眠,仿佛进入唐宋诗篇的意境。 双林晨鸣:惊艳彩塑 一早起来,天还是灰蒙蒙的,但雨已经停了,在院落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顿时神清气爽。屋檐翘角处停着几只小鸟吱吱的叫着,糊着纸的窗户还微微透着暖暖的灯光,一切是那么的安静、平和、悠闲。 吃过早餐,我们叫了个面的送到双林寺。早上的双林寺十分的静谧,我们去的时候,居然只有几个游客。双林寺是以泥彩塑出名的,始建于北魏年间,即公元571年,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它作为平遥古城的一部分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内,进了正寺门看到天王殿上的四大金刚一字排开,每尊高约3米,形象威猛,浓眉粗眼,狮鼻虎口,各执法器,怒目圆睁,跃跃欲出,咋看有点吓人,第二眼再看时,却又觉得他们都有佛相的慈善。我们刚好碰上了不知哪个市的领导过来视察,沾了他们的光,所以有个全寺最棒的导游给我们免费讲解。 原来双林寺最大的看点全在于所有人物雕像的眼睛,极其神似,据导游讲全部由琉璃珠作瞳孔,所以光亮逼真。我试着站在天王殿前的任何一个角度,果然都能感觉到金刚锐利的目光仿佛刺进每个人的内心。 双林寺的另一个看点则在于神佛形象的生活化,双林寺现存的彩塑有2052尊,完好的1566尊。释迦殿四壁布满泥塑壁龛,每一壁龛为一独立神话或佛教故事。菩萨殿主像两侧还塑有上百尊高约50厘米的菩萨。这些人物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相互之间互有呼应,虽然庄重严肃却又具有浓重的生活趣味,令人感觉佛祖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如活生生的人物近在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比如十八罗汉建造按真人大小、五官比例塑造,神情各异却可亲如邻,导游专门讲解了那座哑罗汉塑像,双目圆睁斜视,双唇紧抿,似对人间不平事有很多不满却无法讲出来,憋得肚子象吹气般鼓得胀胀的。细观罗汉塑像群中还设置了一道门,身材修长的病罗汉面色憔悴,携着一小罗汉刚好迈进门槛成佛,而门外似仍有万千罗汉未能迈入佛门,所以病罗汉虽赶得气喘吁吁之余却又终放下心来。这些细节在导游的讲解下变得十分生动,仿若一篇故事娓娓道来……. 两边还有土地爷、地藏菩萨殿,都塑得活灵活现,后殿的送子观音菩萨香火旺盛。实在难以想象,在晋中这样一个平凡的灰砖红墙村庄小庙,居然珍藏着如此精彩杰出的彩塑作品,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山西彩塑水平之高可见一斑,我忍不住偷偷的拍了几张。 只可惜,为了保护这些历史古物,寺方用围栏把它们团团围住,而且不使用灯光照明,所以很多彩塑的细节在昏暗的佛殿内都无从一一细观,饶是此,我感觉已经尤如饱餐了一顿文化的盛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e912d01009475.html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